中國為什麼不肯放開金融管制

中國始終不肯放開金融管制,引來一片譴責聲。就在上週,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在國會作證說,中國拒絕改革貨幣匯率政策「妨礙」了全球經濟改革。他甚至要求國會通過一項議案,對中國操控匯率做出制裁。中方則回應說:「人民幣匯率並不是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中國產品以低價制勝,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國際市場並不會因為人民幣匯率的提高而相應的提高中國產品的售價,至少在短期內不會,人民幣匯率的提高在自由市場條件下,也不會達到美國所期待的高度。那麼雙方爭論的焦點是什麼呢?要求放開管制是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強調匯率穩定是否有難言之隱?

筆者通過觀察與調查,得出第一個結論:

不提高匯率以增強產品競爭力乃是一種說辭。

匯率變化引來的利益重組,取決於用何種幣值來結算。在企業出口產品時,如果用美元結算,對外方有利,如果用人民幣結算,則對中方有利。對此,筆者做了如下分析。中國的企業有大中小之分,同樣存在有進出口權與無進出口權之分。對於有進出口權的企業,如果用美元結算,那麼要保證與原來同樣的利潤,就要相應提高產品的價格,而為了保持原有的競爭力,企業寧願不提價,那麼產品的成本增加了,企業的盈利降低了,這是不提高匯率以增強產品競爭力的原因之一。然而,國內的企業大多是沒有進出口權的,對於沒有進出口權的企業,產品大多由經銷商轉手,經銷商與企業之間的結算用的是人民幣,如果用美元結算划不來,那麼廠家寧願不出口而在國內市場出售。經銷商購買產品用的是人民幣,匯率的提高或降低對這類企業的影響不大。相反,對經銷商的影響很大,提高匯率,相當於從經銷商手上直接拿走錢。因為對於經銷商來說,原來用1美元可以買到的商品,現在買不到了,比如變成了1.5美元,經銷商的成本價提高了,而國際市場的售價沒變,例如仍然是2美元,那麼盈利空間就由原來的1美元減少到0.5美元,而經銷商不會因為盈利減少而不做生意或減少生意,相反,他們會多做所生意,通過薄利多銷來彌補盈利的不足。從這個意義上講,提高匯率有時會增加企業產品的銷量,人民幣匯率提高的幅度只要讓經銷商有一定的盈利空間就不會影響產品的競爭力。

那麼在這個說辭的背後掩蓋的又是什麼哪?筆者以為:害怕人民幣崩盤才是真機。

早在朱鎔基當總理的時候,他每每到各地視察,都是兩個小組同時出發但走不同的路線。他自己帶的一組按照當地政府安排的路線走,所到之處,一片繁榮;而他秘密安排的自行視察小組,在同一天出發,按照相似的視察項目走不同的路線,得出的結論卻迥然不同。有時在他意料之中,有時卻使他大為惱火。兩個視察結果出來後,當地政府猶如熱鍋螞蟻,都想著,這一下明年的財政撥款可泡湯了。然而到了明年,財政撥款與往年相差無幾,因為各地情形大多如此。於是公開承認GDP有水分,無人反駁,也無人計算水分到底有多少,眾人都是心照不宣。

直接受GDP牽連的並且能夠反映經濟形勢和民生狀況的是通貨膨脹指數和基尼係數。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增長3.1%,官方給出的數字已經突破了通貨膨脹點,如果去掉GDP的水分,會更高。而基尼係數已經超過0.5,屬於貧富嚴重不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放開外匯管制,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話,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呢?換句話說人民幣會不會崩盤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盧布是怎樣崩盤的。蘇聯在放開金融管制時,國內發生了惡性通貨膨脹。人們為了保值盧布,就將其換成美元。盧布從1盧布兌換2.8個美元,迅速崩盤突破了100盧布:1美元。最終達到40新盧布:1美元,也就是40000舊盧布:1美元。

中國同樣面臨通貨膨脹的問題,全面通脹已經初見端藐。如果放開金融管制,錢會留向哪裡?房地產?多數人買不起,也不敢買了。美元?中國人都知道美國的金融風暴。黃金?有可能。然而不管流向哪裡,都存在崩盤的可能。官方絕對知道它虛假的GDP下掩蓋著的充滿危機的經濟形勢是什麼,從而絕不會冒人民幣崩盤的風險去放開金融管制,允許人民幣自由兌換。

由此,筆者得出第三個結論:中國不會放開金融管制,除非管不住了。

中國自信於它的外匯儲備能力,遲遲不肯放開金融管制,然而在國際經濟形勢普遍不景氣的條件下,中國的外匯儲備也損失不少。首先,美國金融危機,中國在盯緊美元的政策下,使人民幣損失慘重。歐洲數國償債危機,歐元下跌,中國直接賬面損失達到了5000億元。國際經濟不景氣,需要漫長而艱苦的過程才能夠復甦;中國經濟泡沫凸顯,債臺高筑,已經走入衰退期而不自知,中共政府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外匯儲備能力到底有多大?金融管制到底能管多久?實行管制的代價又有多大?更何況,美國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物品大幅度的徵收懲罰性關稅。面臨這一系列的問題,已經到了坐下來按照經濟規律來考慮問題的時候了。與其帶著美麗的面紗充漂亮,弗如揭下它,洗去斑斑污點和血跡,抑或開明到讓國際大師裝扮一下,這張臉才會更生動,也才會真正漂亮。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陸蕊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