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北京維權人士談「政府請喝茶」

 2010-06-16 20:0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中國,很多維權人士都曾有過當局邀請他們喝茶的經歷。一些新手對這樣的喝茶邀請感到恐懼,老手們當中有些人識破了當權者的騙局而拒絕邀請,有的人則認為當局請喝茶是官民良性溝通的一種方式。在今年的端午節,北京三位維權人士分享了他們獨特的喝茶之道。

*王荔蕻:去年端午節第一次被喝茶*

對北京市民王荔蕻來說,被當局請去喝茶已是家常便飯的事。這位奔波於各地的維權人士說,前前後後有很多次這樣的經歷,但第一次被當局叫去喝茶正好是去年的端午節。

王荔蕻說:「也是去年端午節。我們當時正在聲援鄧玉姣,我們是公民正義觀察團的。我們到湖北大廈,想給他們遞交一份夏霖律師寫的一份關於鄧玉姣的材料。然後他們就把我們控制起來,說到湖北大廈裡面去談一談。」

*劉安軍的經歷:有得喝還有得吃*

另一位老北京劉安軍現在也是個喝茶老手。2003年他在強制拆遷中被打成殘廢,但仍然在為自己、為別人維權,因此惹來了很多麻煩,也因此擁有了許多次被當局邀請他喝茶的經歷。他還記得當初住在北京市宣武區的時候被喝茶的初始經歷,而且不光有得喝,還有得吃。

劉安軍說:「我原來在北京城裡宣武區的時候,派出所常請我喝茶。喝茶就是吃飯,跟他們一桌飯。在什麼情況下喝茶呢?就是當美國、歐聯盟的一些政要,一些領導人和總統,還有人權官員,他們來到北京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趕緊找你喝茶。」

*劉安軍:很少再接受喝茶邀請*

劉安軍兩年前搬到了豐臺區,還發起了專門為外地訪民提供幫助的陽光公益行動,因此惹來了更多的麻煩,也接到了更多來自豐臺區和宣武區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甚至北京市國保人員的喝茶邀請。不過這年頭,劉安軍說,幾次上當受騙之後,他已經很少接受這樣的邀請了。

劉安軍說:「平常跟我接觸的比較溫和的一些人用騙的手法,說我們一塊坐一坐,吃頓飯,聊一聊。我說,聊什麼呀,我不吃。他們又說,唉,坐一坐吧。到了那兒呢,他們會說,你最近不能出去了。我說,憑什麼呀。他們又說,沒有別的事,我們是不是出去玩玩。他們說,帶我出去轉一圈。我說行。出去以後他們就把我綁架了。 」

*王荔蕻:喝茶也要有條件*

今年五十五歲的王荔蕻說,要維權就得快樂維權,因此她並不拒絕官員的所有喝茶邀請,但也不必照對方的條件去喝茶。

王荔蕻說:「我還沒有到派出所喝茶的經歷。他們想過來,到我家,但是我說,在我家不行。我不願意他們到我家,然後就到我家附近招待所之類的地方喝茶。但是我從來沒喝過他們的茶,我每次去都自己帶水。」

*李勁松律師:喝茶可能有助於官民互動*

為環保人士胡佳和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擔任過辯護律師的北京律師李勁松也有過很多次被北京市司法局和派出所邀請喝茶的經歷。他說,當局邀請某人去喝茶並不是一個法律行動,被邀請者可以拒絕喝茶。不過,這位喝茶老手說,喝茶可以是官民良性互動的一種方式,被邀請者大可不必懷有太多敵意。

李勁松說:「我覺得喝茶,作為一個權力部門來說,是一種良性或理性的顯現,或者說一種善意的表現。其實,作為有強權的人來說,他用他的強權就能做很多事情,你也拿他沒太大辦法。他請你去喝茶,就已經把自己的強權地位降低了一部分。但是談話過程中那種語氣和內容往往還是帶有一種強制性色彩在裡面。這兩方面是矛盾對立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調和的。」

*王荔蕻:請你喝茶是為了控制你*

對於李勁松律師所說的官員請喝茶顯現了官員希望良性互動的姿態,前兩位維權人士都表示不能認同。

王荔蕻說:「喝茶這件事情本身就不友善。我們說喝茶是被喝茶。可能更高層用下面的片警和國保這些基層人員去做這個事情。它喝茶的意思,一是要瞭解你,還有一個是要控制你。它跟我們朋友之間去喝茶的那種溝通是不一樣的。」

不過,擁有豐富經驗的三位北京喝茶老手都說,維權人士只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合法維權,那就不必害怕接到國保和公安的喝茶邀請。

原題目:北京三維權人士分享「喝茶」之道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