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斯和美國耶魯、英國牛津等世界頂尖大學校長,2日在南京出席中外大學校長論壇時發表這項看法,揚子晚報作了報導。
漢尼斯指出,在過去的20年到30年,中國更注重大學生數量的擴張,但現在已到了重視品質的時候了。
漢尼斯表示,世界上只有少數大學能成為頂級大學,中國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大約快則20年,慢則50年。
漢尼斯說,當前中國大學的不足主要有2:
1、課程設置以講座式為主,小組討論很少,這嚴重影響學生的收穫。例如中國學生剛到史丹福的時候,既不敢提問也不敢質疑,之後才慢慢改變。
2、中國的大學讓學生選擇專業 (系)的時間太早了。學生在18歲的時候還不瞭解大學課程,更談不上感興趣,這時候就讓他們選擇專業,並灌輸就業觀念,限制了他們的視野。
他還說,史丹福躋身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有3個原因,1是充分利用政府資源和支持。2是重點發展工程、電腦、軟體和醫藥等學科。3是建設矽谷,與企業之間建立特殊聯繫。
耶魯大學校長萊文認為,中國大學的本科教育缺乏兩個非常重要的內容:1、缺乏跨學科的廣度;2、缺乏評判性思維的培養。
萊文指出,與一流的歐洲大學及美國大學不同的是,中國的教學法是一種生搬硬套的模式,學生總是被動的傾聽者、接受者,把注意力放在對於知識要點的掌握上,不去開發獨立和評判性思維的能力,這樣的一種傳統亞洲模式,對於培養一些流水線上的工程師或者是中層的管理幹部可能是有用的,但如果要去培養具有領導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這對於國家的長期經濟成長也是不利的。
此外,牛津大學校長漢密爾頓指出,各國應根據國情來採取自己的教育方式,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使學生可以分析問題,有思辯的能力,而中國最缺的就是敢挑戰權威的學生,中國學生也缺乏自主和創造性思維。
北京大學前校長許智宏則承認,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中國的大學有模特身材,但都沒什麼氣質」。
- 關鍵字搜索:
- 史丹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