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調控將以何種方式繼續

只經歷了短暫的波谷,中國經濟增速就重回兩位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增長11.9%,投資增長25.6%,房地產投資增長35.1%。宏觀調控的重點恐怕要從「保增長」轉移到「防過熱」,貨幣政策調控如何繼續更具挑戰性。

觀察一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雖然我們還不能輕言經濟已經出現過熱苗頭,但至少經濟增長出現偏快的概率要明顯大於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再看一季度的金融數據,儘管一季度2.6萬億元的信貸規模低於去年,但考慮去年同期貸款中有1萬多億元票據融資,當前的流動性依然充裕。同時,不斷恢復增長的外匯佔款也在持續釋放流動性。

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數據是,3月份貿易逆差達到了72.4億美元,剔除加工貿易之後,中國3月貿易逆差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300億美元,比2月高出3倍。一季度大宗商品進口數量依然停留在歷史高位,顯示國內投資需求旺盛。

再就物價、房價這些價格數據而言,雖然3月份2.4%的CPI增幅略有回落,但當前物價仍處於上升通道,短期通脹壓力正在逐步增大。需求回升、貨幣供給過多、西南旱災、口蹄疫情以及大宗商品價格,這五大因素都威脅著物價穩定。

就房市而言,商品房的金融屬性越發明顯,投資價值預期對購房人的決策影響越來越大。央行統計顯示,隨著3月住房成交量上升,居民戶貸款相應增加2706億元,較上月多增712億元,佔總新增貸款的比重從上月的28%上升到53%。雖然,監管部門一直要求商業銀行信貸資金要支持自住購房需求,但這些房貸究竟有多少是支持首套房還不得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究竟是維持利率、匯率不動,忍受以房市為代表的資產泡沫,還是加息、升值來防範過熱、控制通脹和泡沫呢?對這兩種方案,恐怕都很難輕易做出選擇。加息、升值的確有助於控制通脹和泡沫,但這也很可能傷害到剛剛復甦的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部門對利率、匯率的敏感度更高。但是,如果不加息、不升值,資產泡沫和通脹壓力將很快超越2007年時的高點,這對正處於經濟結構轉型的中國經濟來說危害無疑更大。

筆者認為,考慮到經濟走勢日趨明朗,貨幣當局不妨加大政策退出力度,釋放一些諸如利率在內的價格信號。雖然傳統的觀點認為,貨幣政策只管物價,但現在看來它的調整也應該考慮到資產價格,貨幣當局有必要釋放一些價格信號以影響投資者的心理預期。

另外,考慮到經濟的強勁恢復為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提供了基礎,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嘗試再度與美元脫鉤,逐步放大匯率波動區間,進而恢復升值進程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劉振冬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