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巡禮-千年泉州 宏偉秀麗刺桐城(組圖)


▲宏偉秀麗刺桐城。

▲南音踩街活動。泉州是南音重鎮,南音的歷史可以遠溯到漢唐時期。


▲泉州文廟旁的樓閣古意盎然。

今天泉州的名勝古蹟,多數與過去的國際貿易交流密切相關,包括回教清靜寺、印度教寺院遺蹟、各種風格建築、美食等。

《馬可波羅遊記》中有一段描寫:「宏偉秀麗的‘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貨物堆積如山,繁榮的景象難以想像;」他記述的「刺桐」就是泉州。

古代西方海圖 別稱刺桐

五代十國時期,節度使劉從效擴建唐朝開元年間修建的泉州城,並且在城裡城外大量種植自東南亞引進的刺桐樹,因此泉州別稱「刺桐城」。在古代的西方海圖與航海典籍之中,一直以「刺桐」稱呼泉州。雖然我祖籍泉州,很慚愧,來泉州之前,對它幾乎一無所知。

古代中國對外貿易道路與今天大不相同,這些貿易道路中最著名的就是漢朝張騫開闢的「絲綢之路」;不過近代研究發現,除了絲綢之路之外,還有一條比它更早的貿易道路,它就是號稱「南方絲綢之路」、從四川通往印度的「蜀、身毒道」;此外還有一條形成漢朝、發展於三國、隋朝,繁榮於唐宋的古老海上航線──「海上絲綢之路」。

由於福建、廣東一帶與中原的交通不便,自古就有往海上發展的傾向,海上絲綢之路正是因此而形成。這一條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是絲綢,所以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逐漸成為主要的出口貨物,因此也叫作「瓷器之路」。

海上絲路 最重要出發點

泉州自唐朝起就是海上絲路的重要出發點之一。當時泉州可說是中國東南沿海最大、最繁榮商港,最主要出口貨物是瓷器。瓷器特別怕碰撞,沿著 「陸上」絲路運輸可能損耗率太高,所以瓷器出口漸漸轉移到海上絲綢之路,以船隻裝運。

當時泉州附近燒制白瓷聞名的德化,正是貿易瓷的生產重鎮。1987年,廣東陽江東平港外海發現南宋年間木質古沉船「南海一號」,就是從泉州出發,載滿瓷器前往東南亞各國的貿易貨船。

國際貿易 遺留多元古蹟

除了從中國出發的貨船之外,泉州也聚集了從東南亞各地甚至遠自阿拉伯半島前來貿易的各國商船,這些遠道而來的商客帶來各種珍奇貨物在泉州銷售,然後滿載中國絲綢、瓷器回國。可以想見,當時泉州「纏頭赤腳半蕃商,大舶高檣多海寶」,東南亞各民族甚至阿拉伯人、印度人、歐洲人等穿梭來往,來自各國的珍奇異寶琳琅滿目,不愧是當時東方最大、最繁榮的國際商港。

今天泉州所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蹟,絕大多數與當時泉州的國際貿易與交流密切相關,包括回教的清靜寺、印度教寺院的遺蹟、各種受東南亞、歐洲、中亞風格影響的建築、美食……,「泉州」正是海上絲綢之路輝煌歷史的最佳佐證。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