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比較美國人和中國人對「名校」的取捨

 2010-03-03 02: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一個老外朋友的兒子今年被哈佛大學錄取了,同時他也被我們州的州立大學錄取,並給了他四年全額獎學金。哈佛大學等私立學校都是根據學生的家庭收入來提供經濟資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分文不用拿,富人的孩子就要自付學費。這孩子的父親是專科醫生,收入較高,如果孩子選擇去哈佛,四年裡他們家大概需要拿出二十萬美元的學費。

朋友對兒子說,他的大學費用父母一共就給他出十萬,如果他選擇去哈佛,剩下的一半費用需要他自己去貸款或打工解決;如果他選擇去其它學校,這十萬元父母依然會給他,他想用來幹什麼都行。

兒子考慮了一番最後決定去州立大學,他覺得雖然哈佛相對人文環境好一些,但是為此多花二十萬美金、自己背上十萬元的學生貸款不值得,大學畢業後自己如果想繼續深造,可以到那時候再申請到頂尖學校去。這個孩子很喜歡搞發明創造,搞的小發明還在州裡、全國得過獎,他打算把父母給他的這筆學費當做創業基金,在大學裡就開始創業。

相對於這個美國家庭的選擇,我在外州的一個中國朋友家是另一番景象。他家的女兒被耶魯大學錄取了,同時也被一所很著名的、全美大學排名在二十幾名的州立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那所提供獎學金的學校,沒有絲毫猶豫地決定讓孩子去耶魯。

朋友自從女兒拿到了耶魯的錄取通知書,就呈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狀,比他自己當上了教授那會兒還興奮。前些日子被當地的中文學校請去開座談會,介紹女兒成功「爬籐」的經驗,據說座談會開得熱火朝天,一個大教室裡全坐滿了人,後面站著的有好幾排。家長們踴躍提問,還有記筆記的。

那個被哈佛錄取的小夥子以及父母,好像根本就沒人去向他們取經,更別提在什麼地方公開介紹經驗了。

順便說一句,我在美國的書店裡也從來沒有見到過「哈佛女孩詹妮弗」「耶魯男孩約翰遜」之類的書籍。

那位中國朋友,是留學出來的第一代移民,沒有什麼家底,去年評上了教授漲了薪水,太太也剛在公司裡提了職,家庭收入已達到了讀耶魯要交全額學費的水平線,女兒四年大學讀下來也是要交二十多萬的學費。朋友說當然要讓女兒上最好的名牌大學,做父母的怎麼會去考慮錢的問題,只是考慮孩子能不能上得去的問題。

華人家庭都重視教育,但是華人家長在孩子上大學問題上異乎尋常地重視大學名氣,普遍超額投資,相比之下,美國人比較量力而行,他們也都對孩子上大學有所支持,但不會達到華人家長全力以赴甚至「犧牲」的程度,不會為了讓孩子上好大學而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水準。

對大多數的美國人來講,孩子上什麼樣的大學是一個和錢相關的投資決定。家長們要與孩子一起商量是上私立大學還是公立大學、本州大學還是外州大學,這些都涉及到不同的學費水平。還有一種可能,是先讀社區學院還是直接上正式大學?如果能先讀兩年本地的社區學院,再轉入州立大學讀兩年,比上四年州立大學更省錢,最後拿的也是州立大學的學位。

兒子有個同學,被一所挺好的學校錄取了,但是學費生活費一年下來要兩萬五。他家看起來也是中產階級,父母兩個人都工作,卻對兒子說,你上大學我們每年只給你出一萬,剩下的你要自己解決。那個孩子算了算賬,最後決定去附近的社區學院先讀二年。這樣他住在家裡,住宿伙食費可以省下一筆錢,週末去打工可以把學費賺出來,爸媽給的錢這兩年就不用動了。兩年後他再轉到四年制大學裡去,有父母提供的四萬塊,再利用暑假的時間打點工,後面兩年的費用基本就解決了。最後四年大學讀完,一分錢的學生貸款都不用揹負。

中國家長有幾個會讓孩子自己解決大學學費?或者孩子有可能去好學校卻為了學費退而求其次?一旦孩子有機會進名牌,都是不遺餘力的支持。就像一個剛來美國不久的中國父親跟才上學的兒子講的:「只要你以後考得上名校,我砸鍋賣鐵都供你」。

是美國父母太「自私」嗎?亦或是他們給了孩子為自己負責、獨立自主的機會?是我們華人父母太重「名」嗎?還是我們肯為了孩子無私地作出犧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