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1日援引專家的話報導,測算中可能發生的這場地震所引發海嘯規模也許不及2004年印度洋海嘯,但破壞力可能更大,殃及人數可能更多。
今後30秒至30年內有地震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地質構造學家克里·西埃赫等人12月中旬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報告稱,明打威群島珊瑚礁生長線所記錄的海平面變化情況顯示,過去700年間,部分位於明打威群島下方的"巽他大型逆衝斷層"不斷運動,每200年就會引發強烈地震。
常駐新加坡從事地殼活動觀測的西埃赫告訴路透社記者,巽他大型逆衝斷層位於印澳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沿緬甸北部、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和帝汶島向陸地潛沒。按科學家測算,這一逆衝斷層運動已產生3個地震週期,分別為14世紀晚期、17世紀和1797年至1833年間。"這3個序列週期的時間間隔大約為200年,"西埃赫說,由於巽他大型逆衝斷層位於明打威群島西比路島下方的斷層帶已有200年未發生斷裂,因此可能在今後數十年內引發強烈地震。
按西埃赫等專家說法,測算中的地震震中可能位於西比路島附近海域,震級或在裡氏8.6級左右。"我們認為,(這次地震)最可能發生在今後數十年內。今後30秒至30年內(都有可能)在那(西比路島)附近發生,"西埃赫說。
蓄積數百年壓力未釋放
西埃赫等專家將巽他大型逆衝斷層劃分為3部分。2005年3月,這一逆衝斷層的第二部分發生斷裂,在印尼尼亞斯島附近海域引發地震。 2007年,這一逆衝斷層第三部分"明打威片"南部接連發生裡氏8.4級和7.8級地震,但"明打威片"北部未發生斷裂已有大約200年時間。
"眼下,隸屬(‘明打威片')長約300公里的斷層帶尚未發生斷裂。這一部分上一次發生斷裂還是在1797年,"西埃赫說。
因此,西埃赫為測算中可能發生的這場地震設定兩種可能,一種震中位於"明打威片"北部、震級達裡氏8.6級;另一種可能發生在引發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同一斷層帶。
西埃赫談及第二種可能時說,引發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斷層帶中部當時出現的最大位移為25米,較小位移處僅10米,因此,這部分斷層帶蓄積數百年的壓力尚未完全釋放。
比2004年海嘯破壞力更大
按西埃赫說法,測算中可能發生的這場地震將引發海嘯,規模雖然可能不及2004年印度洋海嘯,但也許更具破壞力,波及蘇門答臘島沿海巴東至明古魯的人口稠密區。"海嘯規模或許不像(2004年印度洋海嘯)那麼大,但問題是其波及人口可能是(2004年印度洋海嘯)印尼亞齊區受影響人數的約3 倍,"西埃赫說。
2004年12月26日,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裡氏8.9級強烈地震,引發印度洋海嘯,海嘯激起的海潮最高超過30米,造成亞齊特區400萬人口中17萬人死亡或失蹤,50萬人無家可歸。
而在整個海嘯波及地區,這次海嘯致死總計22.6萬人,成為人類史上有記錄的最致命海嘯災難。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科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