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明年第2季是中國退市時機

中國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研究員劉滿平撰文表示,明年第 2 季末可能是退出的時間窗口,但即使是退出,也應該是微幅、逐步地退出,避免對經濟帶來大的衝擊。

他認為,政策退出主要取決於未來國內經濟增長態勢、通膨預期及通脹變化情況,以及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情況和寬鬆政策退出時機等幾大因素,其中最具有風向標的是通膨變化情況,也就是 CPI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走勢。

香港《大公報》報導,劉滿平表示,今年底 CPI 同比增幅實現正增長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明年新漲價因素將比今年多,加上翹尾因素由負轉正影響,全年 CPI 將重回上升軌道。

他預計,明年 CPI 高點可能出現在 7 月份前後,峰值將超過 3.5% ,超過傳統的物價溫和上漲的範圍。因此,這一時間段屬於刺激政策退出的時間窗口。

劉滿平說,從當前全球範圍看,刺激政策退出時機還未到,因為復甦仍不平衡,尚有賴於刺激政策支持,高失業率尤為令人擔憂。儘管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但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投資拉動的,民間投資和社會消費還沒有被完全帶動起來。

而從退出的基本條件看,目前除局部存在瓶頸約束之外,大部分工業品和消費品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投資、消費和出口需求的增長導致實體經濟出現全面高通膨的可能性不大,對此毋須過度擔心。

但劉滿平同時指出,雖然刺激政策目前還不能全面退出,如果再繼續實行的話,將會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出於對經濟結構進一步向壞以及通脹壓力加劇的擔憂,政府傾向於降低刺激力度。

另一方面,經濟內在活力缺失和保就業的壓力,又使得政府不敢在刺激力度上有所放鬆。因此,未來在財政和貨幣規模的拿捏上,需要精準到位,過多可能會引發投資過熱,進而誘發通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