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炮轟中國當代文學:缺乏批判性

剛剛結束的法蘭克福書展,中國成為德方安排的主賓國。而近幾年,德國漢學家顧彬一再炮轟中國文學"庸俗"、"語言不好"、"部分作品是垃圾",於是,"德國人眼中的中國當代文學"成了個熱鬧的話題......

昨日,"德國文學六十年縱橫論"研討會在武漢大學外語學院舉行,在與會的德國學者眼中,中國當代文學並非"不值一文",但其批判性確實"差口氣",不討德國讀者喜歡。

顧彬曾在多個場合指出,中國當代文學語言不過關,部分作品品位庸俗,在德國沒人看。參加了今年法蘭克福書展的德國漢學家阿克曼呼應了這個觀點。昨日他在武大說,今年書展上有120餘部中文作品譯成德文,是過去的8倍,但他聳聳肩膀:"這個數字不小,但對中國這麼個文學大國而言,是否又太少?"

來自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艾格特教授則認為,中國當代文學在德國有一定的影響,如莫言、北島等作家在德國還是很知名,但他同時提醒,旅居歐美的華人作家的影響力相比之下大得多,"德國文學涉及環保、貧困等問題較多,有時還很尖銳,而中國作家的批判力不夠,不太受德國讀者的歡迎。"

武漢大學的昌切教授對此亦有研究。他說,德國讀者喜歡中國的古代文學,也喜愛讀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學,"德國人喜歡這些表現了中國文化的空靈、寫意的作品,這是他們所缺乏、所需要的,但到當代,中國文學失去了這些特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