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異議作家出席法蘭克福書展引發軒然大波

 2009-09-16 05: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異議作家戴晴和旅居美國的詩人貝嶺受邀參加法蘭克福書展有關中國的一個國際討論會並且發言,引發中國代表團成員一致退場表示抗議,該事件不僅在會場造成軒然大波,也成為德國媒體競相報導的熱點。在今天的當今世界節目時間裏,我們請德國自由撰稿人史明先生為我們介紹一下事件發生的相關情況。

您能介紹一下會場當時的情況嗎?

按照德方的安排,星期六開會首先是主辦方致辭,之後,由德國筆會(德國筆會是邀請戴晴出席會議的協辦方)和德國書展的主席上臺解釋了一下在此之前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並且請戴晴和貝嶺上臺各自做一個非常簡短的發言,每人大概3分鐘。戴晴和貝嶺都表示說,能夠到這裡來,並且儘管雙方有很大的分歧,還能到一起來討論,他們認為是非常好的,在他們發言的時候,中國官方代表團站起來就離開會場,只有一個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的官員留下來。

當時,德國筆會的總幹事就用德語要求說:各位先生,希望你們不要走,我們這次開的是研討會,我們坐到一起是要討論的,你們走了,就沒有討論的餘地了。但是中國代表團堅持離開會場。離開會場之後,當時氣氛就非常緊張,緊張到了德國書展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地步,因為,很明顯,如果中國方面退場而且不再回來,討論會就辦不下去了。但是經過緊張的交涉之後,到討論開始的時候中方又回到會場。德國主辦方的主席上臺對中方表示歉意,說這一安排事情沒有和中方商量,不好意思。但是這一道歉同時又引起了德國媒體的強烈不滿。很多媒體反應明明是中國方面蠻橫地拒絕異見的聲音出現在一場民主社會的討論上,是他應該道歉,不是你應該道歉。但是與會的各方包括觀眾都是一個心情,就是與其為了幾句話就談崩了,還不如大家都忍讓一下,開會就是了。在會議馬上要開始的時候,中國原駐德國大使梅兆榮,上臺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講演,其中有一句話就是,我們到法蘭克福來,不是來聽德國人講民主課的。這句話當然立刻就被幾乎所有的德國媒體所援引。之後對書展討論會的報導,這場唇槍舌劍成了報導的重點了。

隨後兩天的討論會是否正常進行了呢?

有一段是正常了,星期天上午的第一場,工業化和社會的變遷的討論比較正常,第二場內容是文學及文學的作用,前半部分還可以,德方是一個作家,中方是莫言,兩面講的雖然不那麼靠譜,但還沒有那麼劍拔弩張。但是隨後形勢馬上急轉直下,雙方又開始互相攻擊。特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的一位女士指責德國媒體,特別是德國之聲報導歪曲事實,說德國之聲造謠。

您認為這一事件是否會影響即將舉行的法蘭克福整個書展?,

一定會,但是以什麼方式影響,那就不知道了。現在德國文化界和與文化界有關的知識界的反應都非常強烈。有一部分反應認為這次實際上已經預演了在法蘭克福書展上即將爆發的非常強烈的衝突。如果今天這種小規模的而且是專家的討論會、不是廣泛的社會媒體參加的討論會已經達成這樣的話,可以想像書展是八個大廳,每個大廳至少有3個足球場那麼大。中國作為主賓國,又是出版大國,來的人很多,我相信德國主辦方也不會再攔住了比如像西藏、新疆問題、臺灣問題出現在書展上,無數的討論會上當然會重演上週末在法蘭克福舉辦的小型科學討論會上出現的種種情況,氣氛可能會更加緊張。這是一部分媒體的反應。

同時另外一方面呢,也可以看到中國官方在對這件事情的解釋上也開始發生一些變化。原來據中國官方的媒體《環球時報》報導,說愛國是不能打折扣的,我們要據理力爭。另外梅兆榮也講異見人士不代表中國的聲音,並且質問德國主辦方說,你們知不知道這位女士和這位先生他們到底代表13億中國人的多少。但是之後,已經聽到中方的一些反應,已經開始解釋說我們從來沒有書展主辦方施加過壓力,我們從來都認為應該自由討論。也就是說,在中國官方的調門上也開始發生一些很微妙的變化。綜合這些就讓我們對以後真正到書展開始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很難做很明確的預測。

感謝史明先生接受我們的採訪。


来源:法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