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藝術已成藝術顯學(圖)

人類祖先千百年來仰賴自然和諧共生,自然似乎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然而隨著人口增長、環境污染及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地球已經逐步陷入自然生態的浩劫。

今日,地球生物正以自然滅絕千百倍的速率消失,許多物種甚至在被認識之前就已經絕種。

而生物多樣性的消失與文化多樣性的流失息息相關,世界上許多文化滅絕的區域正是生物多樣性破壞最嚴重的地方。

自然與生物向來是藝術家最喜愛的創作題材,臺灣對自然環境問題的覺醒源,自八十年代環保意識的抬頭、輿論和社會運動風起雲湧,敏銳的文學家、藝術家們意識到生態環境的破壞將會給臺灣帶來萬劫不復的災難,因而相繼投入生態環境議題的創作,並逐漸脫離傳統的學院美學與裝飾藝術形式,藉由藝術作為自然保育工作的推手,以生態環境為題材的藝術形式因而蓬勃發展。

臺灣生態藝術從萌芽、發展到逐漸被大眾認同,其中最為重要的影響便是延續了八十年代關注生態環境的思潮,生態藝術終可脫離博物圖鑒的輔具角色,獨立成一個藝術的顯學。

因此,臺博館特別與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策辦"自然香頌─臺灣生態藝術特展",提醒觀眾愛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尊重土地倫理,在追求人類生存目標的同時,和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一起邁向永續的未來。

 
上:紅胸啄花鳥 Orange Parrotbill
下:煤山雀 Formosan Barwing, Lithograph
(石版畫,Ibis)

紅胸啄花鳥是臺灣體型最小之鳥類之一,全身長度約九公分,嘴尖細、眼周圍有白色細毛,主要食物為昆蟲及果實;煤山雀主要特徵為其頭上之黑色羽冠,身長約十公分。此二種鳥類皆為英國自然探險家古費洛於1912年發現之鳥種。


本文留言

作者蕭宗煌(臺灣博物館館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