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復甦真假之爭顯著升溫
美國和中國股市接連暴跌背後是人們對正在進行的經濟復甦能否持續的焦慮。這種焦慮隨著新出臺的各種正面和負面的經濟數據而時升時降。華府的經濟學家們星期二舉行專題研討會,對世界經濟復甦的真假展開了激烈爭論。
*數據波動、市場波動、人心波動*
中國股市星期一的暴跌對美國股市的影響還在繼續。星期一的跌勢到星期二更是有增無減。新公布的經濟數據大體還是好壞參半。供應管理學會的製造業指數顯示,美國製造業在8月份從收縮轉向擴張,該指數跨過了漲縮分界線50,達到52.9。這是19個月來的第一次。
在房地產方面,二手房銷售合同簽署數量在七月份繼續增加,增幅為3.2%。6月份的增幅為3.6%。這是最近連續出現的房地產市場回升的眾多數據中最新的一個。
不過,銀行業的消息令市場擔憂。第二季度,美國銀行業的虧損總額接近40億美元,銀行為不良貸款而撥備的資金比一年前增加32%,達到670億美元。銀行業的這種狀況令市場感到意外。銀行是經濟的命脈。命脈不暢,經濟復甦能否持續?
經濟復甦能否持續?現在已經不只是美國的問題,中國、日本、歐洲等許多經濟體都存在這個問題。
*世行:目前的復甦還屬技術性復甦*
世界銀行的資深經濟學家漢斯.蒂莫爾(Hans Timmer)在華府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舉行的專題研討會上表示,全球目前出現的經濟復甦只是一個技術性復甦,真正的復甦還沒有到來。
他說:"我們看看最新的數據,大部分的復甦都具有技術性復甦的性質。投資銳減、企業庫存削減急速下降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到今年第一季度加速。但是到第二季度,許多國家都出現了經濟正增長。這在很大程度是投資急速下滑的勢頭停止了,是削減庫存的幅度縮小了。"
不過,蒂莫爾表示,庫存和投資水平依然很低,增長只是來自消費的增加。過去六、七年非常活躍的投資活動還沒有出現。在真正的投資活動恢復之前,復甦就沒有可靠的基礎。
蒂莫爾指出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全球信貸市場可能還沒有恢復到足以支持一次全球性復甦的程度。他說,現在主要經濟體的投資大都來自政府項目,而民間、企業的投資還相當疲軟。這個現象說明,信貸系統還沒有恢復,借貸還比較困難。離開一個寬鬆的信貸市場,全球性的經濟復甦是走不遠的。
*IMF:復甦真實,尚待鞏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高級經濟學家約爾格.德克雷森(Jorg Decressin)對經濟復甦的看法比蒂莫爾要樂觀一些,但還有一些懷疑。他承認,這次的復甦是真實的,但是復甦嚴重依賴政策的推動。各國政府採取的積極的、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其它刺激措施已經產生了效果。但是,德克雷森認為,復甦能否持續還要看兩個平衡因素的變化:
"在我們看來,要使復甦能夠成為一個可以自我推動的復甦取決於幾個平衡因素,私人需求要擴大到能夠取代公共需求的程度。刺激經濟需要增加赤字,現在推動復甦又需要削減赤字。這個時候必須擴大民間需求為復甦提供新的支撐。"
德克雷森講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全球性平衡。擁有巨大赤字的國家在經歷了資產泡沫破裂之後內需極為虛弱,在這個時候,那些擁有巨額順差的國家需要加快內需的擴大,支持復甦。
*國際金融學會:復甦將得以繼續*
國際金融學會的經濟研究部全球經濟項目負責人菲利普.薩特爾的看法最為樂觀。他認為復甦不僅是真實的,而且至少在今後六個月裡是可以持續的。
他說:"已經出現的許多出乎意料的復甦數據是真實的。首先是歐洲、日本、公平地說,還有中國和亞洲其它新興經濟體,稍差一點的是美國,這是因為美國的汽車行業問題困擾的時間長一些,給美國的工業生產的拖累多一些。總的來看,這些經濟體出來的正面數據是連貫的。"
薩特爾認為,這個趨勢再持續六個月應當是合乎邏輯的推斷。他為此列舉了六大理由,包括庫存週期進入回升,世界金融環境進一步寬鬆,資本支出開始改善,房地產衰退似乎正在結束,財政政策更為寬鬆,就業市場已經有緩解跡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