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陶淵明: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圖)

作者:林梅英  2009-08-20 20:2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  

提起陶淵明,許多人腦中不免立即浮現「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首詩的美好場景,想見其悠然自得的隱逸生活,而其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氣與自由的意志,更是令人嚮往。殊不知「不肯折腰」的背後,是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並有相對深刻的生命層次來做為基礎的。

其實陶淵明不僅是中國田園詩人之祖,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大量的筆墨,描寫貧困生活的文人。所謂「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隱逸詩人」的人生有苦也有樂。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陶淵明能夠在貧困之中依然支撐下去呢?以下且讓我們來看看陶淵明最真實的田園生活。

(一)、躬耕田畝的考驗陶淵明有著足堪自傲的家世,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王朝的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封為長沙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就連他的父親也曾擔任小縣令。

但到陶淵明這一代時,家道已經中落了;更不幸的是,陶淵明的父親在其還很年幼時便過世,留下了家中孤兒寡母,僅能以薄田為生,所以陶淵明是從小就過著貧困的生活。

他曾在詩中說到「年少逢家貧」,而由淵明的好友顏延之給淵明寫的祭文〈陶征士誄〉中更提到,陶淵明「少而貧病,居無僕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給。」可見他少年時不但貧苦,且身子羸弱多病,家中沒有僕人,無法承擔家中挑水舂米的勞動,因而三餐不繼。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年後的陶淵明基於孝順父母,以及為妻兒的生活擔憂,也就是迫於經濟的壓力吧,選擇文人最合適的謀生辦法,出仕為官。在29至41歲期間,陶淵明三度出仕,然而時仕時停;他共做過幾年幕僚、縣令,總是沒法長久。

陶淵明最後一次是出任彭澤縣令,只做了八十多天,因看到官場的黑暗,不願「束帶見督郵」,在小人面前鞠躬諂媚,便趁著一次為表妹奔喪的時候,丟下了官職,一去不再回來。

他此後作《歸去來辭》,表明心跡:「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飢凍雖切,違已交病。」說明自己天性真誠自然,實在裝不出官場的那些做作樣子,雖知道回鄉務農會挨餓受凍,但在黑暗的官場裡做著違心的事真是比挨餓更難受,他無法改變本性以適應污濁的官場,無法遇到明主,所以乾脆回家過純樸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堅決辭去彭澤縣令後,回到家中,從此隱居,再也沒有出來做官。棄官之舉其實是個考驗,為了活下去,陶淵明必須親自下田耕種,以維持一家大小的溫飽。乍從文人到農人,初務農耕的他常常工作到夜晚才回家,極為辛苦,他曾在《歸園田居.其三》這首詩中描述戮力躬耕的生活: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走在回家的田間小路上,兩旁又長又高的草木,夾雜著露水,連前進都感到艱辛。只要每往前走一步,就必須理出一條路來,途中長草上的露水還會不斷地沾濕衣服。

雖然很艱難困苦,這些辛苦陶淵明卻覺得算不了甚麼,只要不違背自己的心願就好了。照詩中所說,陶淵明歸鄉後所過的日子是十分辛苦的,可不是什麼逍遙輕鬆的田園生活,而且不管怎麼努力。

南山下所種的豆子還是不及草茂盛。 在農耕的日子裡,種植的農作物難免遭遇旱災、風災、蟲災等各種災害,一旦莊稼欠收,就面臨長期挨餓的悲慘境地。陶淵明在《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說到,有一年夏季遭逢飢荒,他長時間的捱餓,貧窮到夜晚也沒有棉被可以蓋。

由於飢餓的時間實在難熬,只好天黑時等待清晨雞鳴,白天時又期盼傍晚鳥兒歸巢。他甚至曾幾次遭遇火災,有一回大火將房子燒到片瓦不留,全家只得棲身在房子前面的船上。

根據陶淵明詩中所述,他甚至曾經窮到了需要乞食的地步: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人意,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乞食》)

由於長期的貧困,在飢餓當中真是連面子都顧不上了,為了生活不得不厚著臉皮到別人家中乞討,但淒淒惶惶的他,還真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不知不覺走到了某個村裡,敲門之後卻不知道說些什麼。主人明白了淵明的來意,贈送淵明食物,使他不至於白跑一趟。淵明想起當年韓信捱餓之時,漂母送他一碗飯吃,韓信後來以重金答謝的故事。

當下淵明對贈送食糧者的感激真可比擬韓信對漂母的感激之情,只可惜自己是無法跟韓信一樣重謝主人了,只好以死後的福報來答謝他。

雖然南山下所種的豆子永遠不及草茂盛,但這一點都不影響淵明躬耕的志願。房屋被燒得片瓦不留,也不肯離開這個鄉居的田園。窮到了要乞食的地步,陶淵明依然沒有回頭求個一官半職。

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仍能守貧,不怨天尤人,這固然是陶淵明在情感上超過普通人的地方。然而在這種痛苦的環境下,生活中的快樂來自哪裡?

(二)、返本歸真的幸福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歸園田居》) 陶淵明自年少時,就發現了自己的純真本性,他喜愛親近自然,從沒有迎合世俗之不良價值的願望,以這樣的「真性真情」進入爾虞我詐的官場這麼久,簡直像飛鳥誤入了塵世的大網中。如今回到家鄉,就像從牢籠中出來了一樣。

田園生活的美好,就像鳥兒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不但自在自樂,而且能回歸童年的純真無邪,不再受人世間大染缸污染。他在《歸園田居》這首詩的最後說:「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待在被拘束的牢籠裡太久了,終於可以解脫出來,回到心怡的自然中。詩人的心願其實很簡單,就是做一個真實的,不受壓迫和污染的人。

人與人之間若不能真誠相待,那麼就算富貴榮華,再多的物質享受又豈能開懷暢快!能夠過著自由而不迷失自我的生活,確實是值得拋下一切去換取的。回歸田園之後,詩人雖然生活辛苦,但卻能說真話,感受到人與人間的真心。

《歸去來辭》中說:「悅親戚之情話(真心話),樂琴書以消憂。」親朋好友間的誠摯對待,音樂藝術的涵養,書中天地的遨遊,是陶淵明能夠在貧中而不覺其貧,苦中更能升華的原因。

鄉下人沒有造作和心機,這也正是陶淵明最珍惜的特點。淵明44歲那年搬新家,便因為聽說南村這個地方有很多純樸的人,特別搬去住在那裡。定居之後,鄰居常來敲門、打交道,一起討論時政,也有農夫準備了酒,過門來招呼,希望可以一起飲酒作樂。因為珍惜親友間的這份真情,陶淵明不但常和鄰里話桑麻,與好友飲酒談心,還會帶著全家一同出去游賞。

有一回,淵明不但攜子侄同游林野,甚至與妻兒一起享受遠遊之樂。《歸園田居.其五》說:「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好久沒有去野遊,陶醉於廣大林野之中。這次便帶著妻兒、侄兒們一起出遊,在廢墟中披開繁盛的草木,盡情遊玩。

淵明是很容易滿足的,他說:「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人的慾望是可以無窮盡的,但是生活基本所需只要有食物可以填飽肚子就行了,也就無所求了。既然與世俗官場不相往來,耕種之餘,淵明便以琴書自娛。

夏天的時候,茂密的樹林長在廳堂前面,炎熱的夏天仍有清陰的涼氣。淵明站在門口,迎面吹來徐徐涼風拂開衣襟,這種感覺是非常棒的,他的詩中便寫道這樣的場景「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凱風因時來,回飆開我襟。」

以喜悅的心情感受大自然的清風。雖然遭到各種憂患,但是淵明從不抱怨上天的不公。因為淵明對人間的事物並無所求,也就感受不到失去物質利益的痛苦了。

陶淵明認為,貧士自古即有,然而君子固窮,古人能夠超越物質環境的困頓,正是自己的榜樣和安慰,聖賢的道理足以戰勝悲傷的容顏。他在《擬古.其五》 這詩中描述一個穿著破爛的隱士,一個月只吃九頓飯,但卻常常保持笑容: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淵明晚年也曾遭遇一個月只有九頓飯的貧苦生活,但是卻很開心、自在、自得其樂。如他的自畫像《五柳先生傳》裡面所描述,他的衣著非常的簡陋,房子也很簡陋,然而就像不改其樂的顏回一樣,陶淵明能夠「樂貧」,處於貧困的狀態下,卻仍然很快樂。其實貧窮不過是人世間中的一種現象,人世間污濁之苦更勝過貧窮。

青年時候的淵明也曾想在仕途有一番作為,然而進入官場後,面對其中的黑暗虛偽,他純真的本性終於戰勝了對名利的追求。在辭官後的生活中,不論面對旱災、風災、蟲災、火災,甚至是長期的飢餓,都不再改變其隱居的心意。

刺史王弘送來食物,被淵明回絕;農夫受太守之托,邀請淵明出去做官,也被淵明拒絕了。這是因為淵明心中有道,心中明白自己所要的是甚麼。

人生於世,不管有再多的錢財和高官爵祿,也就是幾十年罷了,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唯有在生活中修煉自己,守住德,保有良善的心,才能真正擁有永恆的美好。誠如淵明《飲酒詩》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来源:新三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