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歲送你吃紅龜(圖)
歡天喜地迎接一個新生兒,高高興興請吃"滿月"酒;接著嬰兒"做四月日"收涎吃光餅,孩子一瞑一寸大,很快的就到週歲了。
週歲大的孩子,體重比出生時重了三至四倍,已經從剛到人間的"嬰仔",長成"囡仔",從前醫藥不發達的時代,小孩子從出生到滿週歲之間,死亡率是很高的,孩子能夠安然度過這危險的一年,健康順利地成長,當然值得慶賀,所以為孩子過週歲,也成為重要的民間習俗。
一如為孩子做"四月日"收涎一樣,孩子的外婆家,也會送來頭尾禮,另外還會送來紅龜粿賀喜;而祖父母則會準備三牲和紅龜粿祭拜神明和祖先,還會辦桌宴請親朋好友和鄰居們。紅龜粿要多一些,因為要分送給親友們,同沾喜氣。
不過,早年的臺灣,民生並不富裕,不是家家戶戶都能像大戶人家那樣為了慶賀孩子滿週歲而宴客,但是分送親友鄰居吃紅龜粿,是絕對少不了的。
在那個沒有零食的年代,吃紅龜粿,也是鄉下小孩對零食的期待和美夢。劉興欽老師小時候,經常在心裏計算著誰家的寶寶要做"四月日",或是誰家的寶寶滿週歲。他不是關心小寶寶多大了,而是想吃鄰家送來的紅桃或是紅龜粿。
從前的人家,街坊鄰居都互相認識,村莊裡誰家有喜人人都知道,那是個人情味滿溢的時代,一家有慶,全村同歡,那樣的日子實在令人懷念。所以劉興欽老師至今都難忘鄰家紅龜粿的滋味,於是寫下了這首打油詩:
滿月送你吃油飯,
四月請你來收涎。
對歲送你吃紅龜,
成年請你來做媒。
紅龜粿,是傳統的米食,也是小孩子愛吃的點心。外皮是糯米做的,加入紅色食用色素。這種粿的形狀有兩種,一種是扁圓形,用木模在粿上面印出龜殼圖紋,整個粿看去像一隻烏龜,所以稱為紅龜粿;另一種不印模,做成桃子的形狀,稱為紅桃。至於裡面的餡,紅龜粿和紅桃包的都一樣,有花生、紅豆和綠豆等不同口味。不過窮苦人家做的紅龜粿有的以豆腐渣當餡料,吃起來口味當然就差多了。
除了鄰家寶寶滿週歲會分送紅龜粿給大家吃,鄉下小孩還會期待農曆十月半下元節,這拜拜的日子,輪到當爐主的,也會做紅龜粿分送給大家。
現在用紅龜粿當祭品的,大都是天公生、元宵節、土地公誕辰、觀音媽生日、清明節、七夕等節慶或拜拜時;另外,長輩做壽時也用紅龜粿,紅色代表喜氣,龜象徵長壽、壽比南山。
紅龜粿做好,一個個放在香蕉葉上,放進蒸籠裡蒸熟就可以吃了。鮮紅的粿,配上鮮綠的葉子,鮮艷的色澤,看了令人食指大動。粿還沒蒸熟,光想就已經叫人垂涎三尺了。
- 關鍵字搜索:
-
對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