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日本人的"秘密": 為何40年間長高9厘米(圖)

 2009-07-07 21:1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在1955年至1995年的40年間,日本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差不多長了9厘米,這裡面蘊藏著日本青少年身高成長的兩個"秘密"。

常有國人把日本稱為"小日本",如果這個"小"指的是國土狹小,那麼明治以來日本的國土結構並沒有多少變化,比起中國來,依然還是"小日本(國)"。但如果是指其身高的話,晚清中國男人的身高確實比日本人平均高過10厘米,稱其為"小日本(人)"不算過,但如今狀況已發生逆轉--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已超過中國成年男性1厘米。這一變化令人沮喪,卻不得不給他們摘掉"小"的帽子了。發生這一變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筆者刺探了其中的"秘密"。

(日本東京)

40年9厘米

據日本較權威考古機構和官方文部科學省的"生體計測"、"學校保健統計調查"等資料,筆者折中了各類數據之間的微幅差異,製成表1,明治以前多為遺骨探測,或有不值憑信處,明治以後多為調查統計,應可採信。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祖先繩文人個子不高,僅159厘米,而差不多同時期,在江蘇高郵發掘出的一座6000年前古墓群裡,近300具男性遺骨被推斷估算出的身高接近170厘米。如果這300位江蘇高郵人能代表國人祖先的話,那麼當時的中國男人要高出日本繩文人10厘米。

接著,從表1可以看出,彌生人突然長高了。據日本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分析,當時從朝鮮半島湧進大批高個子的"渡來人",數量估計達到"成千上萬",而當時繩文的總人口還不到8萬(據推算為2900年前),"渡來人"及其後裔成為彌生人的主流。再後來,彌生人和島上先民繩文人通婚,據當代遺傳科學家考證,日本人的Y染色體(父系來源)多來自繩文人,據筆者推測,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從鐮倉時代開始,日本人的身高又返回到繩文時代,並將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明治末年的 20世紀初。

日本從14世紀開始到19世紀下半葉,男子的平均身高都在157厘米,400餘年幾乎沒有變化,而從明治維新以來一個半世紀,卻達到170.7厘米 (據1993年統計),增幅超過14厘米,增長率幾乎和高頭大馬的北歐斯堪的納維亞人一樣。而據2000年統計數據,中國成人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69.7 厘米。

如果再細看就會發現,最近100餘年來,日本男子身高發展幅度最大的時期是在1955年至1995年的40年間,差不多長了9厘米。筆者認為,這40年的9厘米才真正蘊藏著日本青少年身高成長的"秘密"。

兩大秘密武器

根據科學家的考察,在地理、氣候條件大致不變,也沒有大量與外族通婚的情況下,影響身高發展的主要因素有遺傳、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等因素。遺傳因素大約制約影響25%的身高發展,生活習慣(如運動)也大約可以左右1/4發展趨勢,而食物結構是影響身高發展的主要因素。筆者以為,遺傳基因規定了身高發展的幅度,在這個基本幅度內,如營養不良和缺乏運動,會嚴重影響生長荷爾蒙的分泌,從而導致青少年時期發育不良,限制身高發展;反之,發育期內的營養平衡、運動適度,就能最大限度地調攝生長荷爾蒙分泌,達到遺傳基因所設定的最大身高幅度。

明治22年(1888),山形縣鶴岡市一座寺廟的主持和尚,開始給當地小學的貧困學生提供免費午餐,這一善舉很快在民間得到響應。昭和7年 (1932),日本政府動用國庫,向全國學校的貧困在校生提供"給食"。這就是日本中小學的"給食制度"。戰後,1954年,日本政府通過並頒布了共4章 14條的《學校給食法》及其"施行規則",將"給食"提到"食育"的高度,立法規定其為義務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給食法》其後經過14次修改,實施至今。如今日本每個地區,都有"給食中心",專門製作學校的飯菜。每所中小學,至少有一名持有國家考試"營養士"執照的"營養教諭"(專職營養師),負責配置管理學生的營養攝入。記得筆者的女兒就讀日本學校時,每個月末都會帶回一紙"一月獻立表",寫明下個月每天的食譜,除了必有的牛奶、蔬菜色拉之外,每日的主食都有變化,如麵包、米飯和各類菜餚。"立"是所立計畫(菜單)的意思,"獻"就是向家長"獻上"的意思,這顯然是個讓家長非常"窩心"的和式詞彙。

給食制度具有很多優點,最重要的是保證學生在校攝入配置平衡的營養,有利於健康地發育成長。根據日本總務省的統計,2004 年17歲到20歲的男性學生,平均身高171厘米,平均體重65公斤,正好達到BMI(BodyMassIndex身體質量指數)的最適標準22(標準範圍:18.5-25),所以在日本學校很少見到肥胖的孩子。日本學生吃同樣的飯食,穿同樣的校服,多少擺脫了家庭貧富所帶來的自卑感或優越感,較早養成日本人所特有"集團意識"。給食制度確定以來的40年,恰是日本17-20歲年齡層身高增速最快的40年,這大概不是"巧合"吧?因此,筆者據此斷言其為日本人長高的"秘密"之一,大概不為"過言"吧?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立志改善國民體質,作為強國運動的根本部分,注重普及體育設施,使體育館成為每所學校的基本構成。如今,無論是喧囂的都市,還是僻遠的鄉村,只要是公立學校,就一定會有一座體育館,連帶游泳池的學校體育館也隨處可見。究其原因,除了食物結構改變之外,最大的恐怕是體育運動的普及了。而體育運動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公共體育設施的普及。據介紹,日本每250人就擁有一個如學校、體育館、公民館之類的公共設施可進行體育鍛練。

以筆者女兒為例,她旅居日本6年餘,從小學四年級到讀完初中,正好經歷了主要身體發育期。她參加了學校和地區的籃球隊、排球隊,隔天訓練,經常參與各類比賽,結果身高170厘米,遠遠超過她母親,差不多能和筆者比肩,筆者將其歸因為"大多來自運動的結果"。由於體育設施在日本中小學校的普及,筆者女兒的經歷大概並不屬於罕見的個例。日本學校具有比較完備的體育設施,以及對體育活動的制度性重視,可以說是100餘年來日本青少年身高大幅成長的另一"秘密 "。

不過,從表1的最後兩欄可以看到,最近13年間,17-20歲年齡層的身高不但毫無增長,反而還有微幅下降,為此,日本很多專家十分煩惱,試圖解析箇中原因。據筆者淺見,那恐怕是因為之前的身高增長已接近遺傳基因所規定的"極限",除非基因在近期面臨"突變",否則增幅大概十分"有限"了吧?

来源:新民週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