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李子陽:克萊斯勒破產史

作者:李子陽  2009-05-06 21:0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最新的消息是:克萊斯勒又要破產了!當然,這次的破產不是那麼"悲慘",因為這次破產更像是一個程序,目的是為了和菲亞特合併。但不管怎樣,破產總不是企業成功的表現。對於克萊斯勒來說,類似的經歷並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嫁人"也不是第一次了。值此克萊斯勒再一次破產之際,謹貼出我以前的一篇舊文,希望美國的汽車工業能盡快徹底拋棄"三大"這種貌似強大、實則極端虛弱的企業,在全新的基礎上,在企業家能自由施展才能,在工人能自由勞動,在所有人能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基礎上,重新振興。實際上,這也是任何一個國家或者產業能夠振興的真正基礎。

2007年初,身為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的克萊斯勒公司在1998年被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合併以後,因為業務狀況不佳,又被戴姆勒公司宣布出售。如果說,當初克萊斯勒被德國企業吞併,就已經讓美國汽車業感到鬱悶和不安,那麼,如今這家昔日的巨人企業又被人拋棄,這只能讓這種鬱悶和不安加倍了。

提到克萊斯勒,許多人就會想到一個企業家英雄--李-艾柯卡(Lee·Iacocca)。上世紀七十年代,克萊斯勒公司陷入嚴重危機時,正是艾柯卡把克萊斯勒從危機中拯救出來,他也因此成為了美國民族英雄式的人物。許多人甚至呼籲他競選美國總統。"一個好萊塢明星(里根)可以當兩任總統,當過兩個大汽車公司總經理的艾科卡為什麼不可以試一試呢?"

在艾柯卡拯救克萊斯勒的過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就是他運用多種辦法,成功地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15億美元貸款擔保。這筆資金對於當時克萊斯勒擺脫困境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而艾柯卡贏得政府支持的過程也為許多人所津津樂道,被認為是他神奇企業家能力的突出表現。

不過,同樣的事情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克萊斯勒贏得美國政府資金支持這件事,在一些人看來,是政府發揮自身作用,挽救民族企業、維護經濟環境的合理舉措,但在另一些人(包括筆者在內)看來,卻是利益集團成功挾制國家的典型案例。克萊斯勒公司今日再一次陷入困境也許證明了後者的意見可能更正確。但這種證明其實並不必要。不管克萊斯勒今日的發展如何,當初美國政府對它進行資金支持的做法都是直接違反自由市場原則的。人們不應該忘記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在社會事務中,堅持原則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暫時的利益得失。

事實上,當初艾柯卡提出向美國政府尋求資金支持,引起了美國社會的軒然大波。對於企業經營,美國政府和主流輿論一向主張自由競爭。盈利和虧損、發展和破產都被視為正常的市場現象。如果政府出資幫助那些在競爭中失敗的企業,那顯然有違市場經濟的公平原則。在許多美國人尤其是企業界眼裡,克萊斯勒公司的請求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是對美國精神的否定。

幾乎每個人都反對美國政府向克萊斯勒提供貸款擔保。社會輿論眾口一辭--既然在競爭中敗下陣來,那麼,克萊斯勒趕快倒閉吧。市場體制的根本前提就是既允許成功,也允許失敗,政府干涉經濟代價既高,又無效,不如不管。克萊斯勒所面臨的危機以及艾柯卡請求政府福利救助的行為成為評論家們的笑柄,成為午夜場喜劇和社論漫畫家嘲諷的對象。

對這件事,不僅許多普通人不贊成,一些商業鉅子也表示明確反對,其中包括花旗公司董事長瑞斯頓、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墨菲等。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NAM)和美國工商企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等也都持反對態度--他們堅持自由競爭的主張。

政府方面的意見也很明確。許多議員直接批駁艾柯卡的請求。參議員、銀行業務委員會主席威廉·普洛斯邁質問道:"如果保證貸款案獲得通過的話,那麼政府對克萊斯勒將介入更深,這對你(指艾柯卡)長久以來鼓吹得十分動聽的主張(指自由企業的競爭)來說,不是自相矛盾嗎?"

面對強烈的反對之聲,艾柯卡卻堅持己見。這不是因為他改變了對自由競爭的擁護態度,用他自己的話說,"我這一輩子一直都是自由企業的擁護者,我是極不情願來到這裡的。但我們目前的處境進退維谷,除非我們能取得聯邦政府的某種保證貸款,否則我根本沒辦法去拯救克萊斯勒。"也就是說,因為身處利益格局之中,艾柯卡準備暫時犧牲原則。

富有經驗的艾柯卡深知獲勝之道。這獲勝之道正蘊藏在美國政府的結構性缺陷之中。克萊斯勒能否得到政府的資助,這是由參眾兩院議員決定的。而議員的決定,除了受到他們個人的思想觀念影響以外,還要受到選舉他們的選民意願的左右。因此,議員各自選區內的利益集團就成為影響議員決定的重要因素。而所謂利益集團正是指那些集結在一起,為了他們的利益不惜損害公共利益的人群。

於是,艾柯卡首先組織起了針對國會議員的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的主力是克萊斯勒的公司的員工以及有關的供應商、經銷商,人數足足有60萬人。尤其是那些遍佈各地的經銷商,他們往往都是當地的社會上層活躍人物,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社會影響力都不容小視。按照艾柯卡的號召,這些經銷商分別去遊說該區選出來的國會議員。他們對議員們說,許多選舉他們的選民都和克萊斯勒利益相關。如果議員否決了政府幫助克萊斯勒的法案,那麼,議員們就是在破壞自己選民的利益。

政治前途由選票決定的議員很難抗拒這種遊說。原來持反對態度的議員逐漸明白,克萊斯勒公司是否能獲得貸款,不僅關係著一個汽車公司的命運,而且還與他們的競選和政治前途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這樣一來,國會議員們不得不權衡利弊,基本上都放棄了原來的反對態度。這些經銷商果然不辱使命。用艾柯卡的話來說就是,"他們(克萊斯勒經銷商)在華盛頓做了大量讓人意想不到的遊說工作......他們才是挽救克萊斯勒的最大功臣。"

艾柯卡還在公共輿論領域發動攻勢。他大力宣揚日本汽車佔據了美國市場。他反覆指出,日本汽車咄咄逼人,三大汽車公司損失慘重。如果政府聽任克萊斯勒破產,那麼無疑會幫助日本汽車擴大市場,削弱美國汽車業的集團力量。美國政府應迅速行動,保護本國工業,而不是侈談什麼公平競爭,在國際商業競爭中,政府永遠都是本國工業的保護者。

艾柯卡還組織人馬進行大量的統計工作,試圖向議員們證明,如果公司倒閉,將使美國政府在失業救濟、社會福利等方面的開支劇增。據艾柯卡計算,克萊斯勒公司破產將花費納稅人160億美元。破產的代價如此高昂,而公司請求的政府貸款卻只有15億美元。。緊接著,艾柯卡又使出一招。他把全國各地將因公司破產而失業的人數按議員的選區分別進行了精確統計,編成資料寄給議員們,並確切地向每個議員指出,如果克萊斯勒公司倒閉,將會增加多少失業人口,又會給每個選區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實際上,在自由市場主義者看來,艾柯卡的這些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克萊斯勒公司即使破產,也不意味著那些工廠都會停工,不意味著那些工人都會失業。既然克萊斯勒在競爭中失敗,就表明瞭這些資源繼續在這裡使用是低效的,是消費者所不需要的。克萊斯勒破產,只會讓這些人力物力資源得到解放,有機會進入到其他更為消費者需要的領域。艾柯卡所設想的淒慘局面不會出現。自由的市場自有其調節能力。當然,克萊斯勒的股東會蒙受損失。但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說,結果只能更好。至於日本汽車的威脅云云,更是片面的宣傳。日本汽車的最大支持者,正是那些掏錢購買的美國消費者。難道美國政府應該使用消費者繳納的稅金來阻止消費者的自願選擇嗎?

雖然艾柯卡的說法並不能成立,但他在說服議員和公眾方面十分成功。議員要考慮未來的選票,而公眾的愛國熱情被激發起來。拯救克萊斯勒公司似乎就是在拯救美國工業,甚至就是在保衛美國。公眾輿論發生了逆轉。反對政府援助克萊斯勒的觀點成為了少數。在這種情況下,資助法案自然也就順利地在國會通過了。

1979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克萊斯勒公司貸款擔保法令》,提供15億美元的貸款擔保。該法令在次年1月份由吉米-卡特總統簽署後正式生效。

得到這筆貸款以後,艾柯卡還贏得了包括工會在內的許多方面的支持。克萊斯勒推出了新車型,重新贏得了消費者。公司得以復甦。

但是,後來的事實表明,艾柯卡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克萊斯勒的問題。克萊斯勒最大的問題是,作為一家典型的美國汽車企業,克萊斯勒的產品非常單一,集中生產大功率高能耗的大中型車。這種生產結構一旦遇到能源緊張的局勢就會使公司面臨困境。艾柯卡從政府獲得了15億美元貸款擔保後,並沒有把這部分錢投入小型經濟型汽車的生產研發。他判斷石油危機已近尾聲,於是將資金投入了延續多年的大、中型汽車的研發上。後來,石油危機果然大為緩解,克萊斯勒也趁機擺脫了困境。但它在經濟型小型轎車的生產領域依舊是空白,受能源危機的威脅始終存在。

於是,雖然克萊斯勒與戴姆勒-奔馳合併初期的業績非常不錯,甚至一度成為戴克集團重要的利潤來源,但當近年來再次出現油價高漲後,公司就很快又陷入了困境。

美國政府的援助,雖然拯救克萊斯勒於一時,但卻妨礙了市場資源調節的過程。可是,由於政府結構不可避免的缺陷,利益集團左右了政府的決策。可以預計,以後這樣的事情還會再次發生。在有了一個權力越來越大的政府以後,這是人們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價。

(作者名字最後一字("楊"左邊取日旁)不能正常轉碼,因此以同音字代替。抱歉。)

--原載:《鉛筆經濟研究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