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梁京:中國經濟會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嗎?

 2009-04-23 07: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4月18日,溫家寶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上說,他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畫已"初見成效,中國經濟形勢比預料的好"。這種自作聰明的中國官方話語,顯示了一種不老實的作風。因爲中國當權者事前並不公布他們對未來的預期,而總是在事後說情況比預料要好,讓人無從判斷他們講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其實,中國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並沒有多少真正令人意外驚喜的東西,倒是如葉檀的評論所言,更清楚地預示了中國經濟未來的隱憂。

從未有人懷疑,中國政府有能力刺激經濟實現短期增長,但是,對中國經濟有一定認識的人都會懷疑,中國的當權者是否有能力,讓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走出衰退。我的看法是,中國經濟今後一、兩年滯脹的風險,實際上高於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一些外國人希望中國經濟率先走出困境,帶動其他國家經濟復甦,並不現實,事實很可能正好相反,美國經濟復甦越遲,中國經濟復甦就越難。

第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證明了我多年來對中國經濟的兩個判斷,第一,農民工的就業高度依賴出口需求,第二,政府投資很難帶動農民工就業。第一個判斷,已被農民工因經濟危機而大量失業返鄉所證實,而第二個判斷,則被政府的大規模投資只帶動有限就業所證實。

4月15日的《21世紀經濟報導》,發表了一篇報導,題目是"河南:1萬億投資創造65萬就業崗位"。這篇報導反映了中國政府擴大投資卻很難帶動就業的困境。2009年,河南全省重點項目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而根據河南省發改委的測算,這些重點項目將僅僅提供65萬個就業崗位。也就是說,近150萬元政府投資,才能創造一個就業機會。河南省已經開工的重大項目提供的就業崗位是8萬-10萬個。這個數字與河南農村3000萬剩餘勞動力相比,微不足道,而與失業返鄉後至今仍滯留在家鄉的150萬農民工相比,也不到十分之一。

報導還指出,"在過去數年中,中國GDP的高增長並未帶來就業同步增長。相關研究數據顯示,2003-2006年GDP年增長率均在10%左右,而新增就業崗位卻每年徘徊在800萬-900萬人左右,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僅能帶動8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而在上世紀80年代,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提供240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當權者之所以一直不願意改變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增長模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種增長模式讓外資和私人資本帶動就業,而給政府投資帶來很大自由空間,政府可以不負責任地進行各種效率很低,就業很少的大型投資,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和多種尋租機會。現在,想讓中國政府從這種對權貴有利而對百姓不利的投資模式中走出來,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行政管理上,都非常困難。

轉變這種投資模式的一個重大困難,來自中國政府控制的金融系統。爲了刺激經濟,中國在第一季度增加了近5萬億元的信貸。據最新一期《經濟觀察報》報導,中國銀監會認爲,全年新增信貸規模如果超過6萬億元,就會導致過高的金融風險,現在才剛過一季度,眼看就要觸紅線了。更大的問題,是這些信貸資源,大部分並沒有到最需要的地方。創造就業的中小企業,依然面臨借貸難困境,而那些與權勢關係密切的企業和機構則獲得大量流動性資源,結果是,中國的存款激增,金融投機升溫,股市脫離實體經濟而繁榮。

儘管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近一半人口處於貧困線以下,但中國的當權者依然期望美國和歐洲的經濟能很快復甦,這樣大家又可以輕鬆地重溫過去的好日子。中國的當權者爲什麽甯可送錢給外國人,讓他們的消費來帶動中國就業,也不願意大幅度提高自己國民的福利保障水平,這是一個頗令人費解的現象。究竟是不願做,還是不會做?

有消息說,胡錦濤從倫敦G20峰會回來後,立即下達了一個內部通知,要求各級官員對他給IMF基金400億美元的輿論,嚴加控制。可見,中國當權者已經非常心虛了。不過,只要中國領導人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升廣大窮人的消費需求,中國經濟就不可能成爲帶動全球復甦的領頭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RFA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