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億如何繞開杭州地鐵塌陷悲劇

11月15日下午3點15分左右,杭州蕭山區風情大道地鐵一號線出口附近發生大面積地面塌陷,多輛汽車掉入坍塌口,數十人被困,至今已有4人死亡17人失蹤。

現在,各方面善後工作仍在繼續。話雖如此,悲劇已經鑄就。由這起公共安全事件拉響的警鐘,正在我們耳邊迴盪。每一起事故發生的背後,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成因,然而它並非忘記教訓的藉口。有專家將坍塌原因歸結於地質原因--杭州地區屬於沖積型平原,地下水非常豐富,土質以沙層粉土為主。這麼說當然沒錯。可人們不禁要問:地鐵施工單位難道居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明知當地的地質條件而沒有切實做好防範措施,又該是誰的責任?

事故原因尚在調查之中,但可以確定,其中不可能沒有人為因素。無論成因有多複雜,如今發生的悲劇本身,已經決定了施工單位及相關監管部門不能免除責任。而如果一味強調"客觀原因",除了本該承擔責任的單位或個人得以逃脫懲罰外,我們很可能還將因此失去避免災難再次發生的一次機會。

最新消息,杭州地鐵工程已全線暫停施工,有關單位著手對在建的35個工地進行檢測。這不禁讓人想起,7月份該市靈隱路地段也曾發生大面積路面塌陷,事故還是由地下通道工程所引起。遺憾的是,也許那次事故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和反思。因此,對於此次地鐵坍塌事故,不能再輕易放過任何人為因素,特別是對工程承建、發包及施工等環節,均應一一展開全面、嚴厲調查。

這樁事故還讓人想到一個問題。近日,為應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國家出臺規模高達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畫。如此龐大的款項,大部分將用於固定資產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且到年底就要完成1000億元的花錢任務。與此"相映成趣",國家發改委門前人頭攢動,各地政府部門、企業紛紛前來"跑部進錢",希望從中切得一塊蛋糕。

可想而知,新一輪建設高潮正在吹響號角。這裡,且先不問4萬億元從何而來,這塊大蛋糕又怎麼切分,透視這場拉動內需的盛宴,人們有理由擔憂:即將如火如荼展開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否繞開類似於杭州地鐵坍塌事故的悲劇?

並非杞人憂天。從1998年來國內通過大規模投資拉動內需的"歷史經驗"來看,其所造成的消極後果至今仍未徹底清除。特別是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倉促上馬、大干快上,由此引發大大小小的質量安全事故,產生大量的豆腐渣工程,嚴重抵消了政府公共投資的正面效果。政府花錢搞基礎建設,本來就容易導致監管角色缺位,而一旦發生錢權交易現象,被犧牲掉的往往是工程質量及公眾生命安全。那些剛建好就倒塌的大橋、被船一撞就斷裂的大橋和(通行的)人多就垮塌的大橋,以及那些剛開通不久路面就四分五裂、坑坑窪窪的公路,在某種程度上,總體性的病根就在於此。

前車之鑒猶在,叫人如何不擔憂?所以,越是大干快上、熱情高漲之時,越是要嚴格要求、加強監管,不能再重走老路,重現以往的悲劇。近些年來,我們一直在為過去的教訓埋單,剛發生的杭州地鐵塌陷事故,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這一時代大背景下的產物。--僅從工程安全質量問題著眼,這樁悲劇何嘗不是身處於浮躁時代的又一象徵性事件?該是時候,繞開這一條幾番循環、幾經徘徊的路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