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肉質,葉狹長,細長的枝頂端開出橘紅或橘黃色的花,十分艷麗,它不僅供人觀賞,花蕾叫金針,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國南北方廣為栽植。
萱草又名"諼草"、"金針"、"宜男草"等,《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古今注》稱之為"丹棘";《說文》記載為"忘憂草";《本草綱目》名之為"療愁"。在英名day 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點出了萱草花期只有一天的短暫。
萱草在我國有幾千年載培歷史,萱草又名諼草,諼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記載見之於《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另一稱她忘憂,來自《博物誌》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日忘憂草。"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陶潛的飲酒詩:"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歷代文人也常以之為詠吟的題材,曹植為之作頌,蘇東坡為之作詩,夏侯湛為之作賦,一一的點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萱草又叫做宜男草。民間有一傳說,當婦女懷孕時,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會生男孩,故名宜男。唐玄宗時,興慶宮中栽種了多種萱草,有人作詩譏諷說:"清萱到處碧鬖鬖,興慶宮前色倍含;借問皇家何種此?太平天子要宜男。"
萱草既可入藥,又可作菜餚。北方人喚作黃花菜,廣東 人叫做金針﹔《本草綱目》載曰:"今東人採其花而貨之,名為黃花菜。"拉丁學名的種名fulva,就是"黃褐色"的意思。又其花絲細長,狀如古時金針,又名金針菜。
歷代醫書討論萱草甚為詳細,《本草注》謂:"萱草味甘,令人好戲,樂而忘憂。"晉代嵇康在《養生論》中寫道:"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蠲通"捐",是拋棄之意)。《本草求真》謂:"萱草味甘而氣微涼,能去濕利水,除熱通淋,止渴消煩,開胸寬膈,令人心平氣和,無有憂鬱。"清同治期間,稱著江南的費伯雄於《醫方論》說:"勞者,五臟積勞也。傷者,七情受傷也。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憂愁太過,忽忽不樂......萱草忘憂湯主之。" 1993年王楚翹、範斌等報導《萱草花治療失眠症的臨床與實驗報告》,認為此藥有鎮靜安眠作用,且少有副作用,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尤其是肝功能障礙伴有失眠者,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藥物。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萱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