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每週質量報告記者經過一番暗訪,終於揭開了其中的驚天黑幕:泡菜生產最重要的是青菜的泡製過程,記者注意到用來醃泡菜的這種鹽不僅比一般的鹽白出許多,而且顆粒也要細一些,便問:這鹽怎麼這麼白呢?老闆說:"這個鹽屬於走私鹽,每噸要便宜50元錢。"記者隨後在這家廠的院了裡見到了這種鹽的包裝袋,上面有幾個醒目的大字:"工業鹽"和"不得食用"。
在工人的帶領下,記者又在另外一個院了裡見到了大量堆放整齊的工業鹽。記者問:"你們一直用這種鹽嗎?"工人說:"是"。記者又問:"其他廠也用嗎?"工人點了點頭。幾天後,記者又來到了這家廠,注意到泡菜池子周圍有很多小蟲子,便問為什麼有這麼多蟲子?老闆說:醃的時候就有蟲子,打了藥就沒有了。過了一會兒,一名工人開始向醃泡菜的池子裡打藥。記者:這打的是什麼藥啊?工人:專殺蟲子的。這名工人還說,為了防蟲子,泡菜在出廠前每隔幾天就要打一次藥。這種藥是什麼藥呢?工人和老闆都說不知道。由於裝藥的瓶子上沒有產品標籤,記者用塑料瓶取了幾十毫升這種紅色的樣品,密封后送到中國進出口食品檢驗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這種藥是濃度在99%以上的敵敵畏......
另外,成都市質監局泡菜抽查合格率不足三成:2004年6月16日,成都市質監局公布了對泡菜產品的抽查結果,食品添加劑超標情況較為嚴重。此次共抽查了56個經銷企業的70批次產品,合格16批次,合格率僅為22.86%,其中17批次的產品添加濟超標。抽查還發現9種產品的淨含量和48批次產品的標籤不符合標準要求。目前,質監部門已要求檢查不合格的生產單位進行整改。
以"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老躥(發軟腿)"的酸湯魚聞名的貴州餐飲業,最近卻因215家餐館在飲食中摻入罌粟案陷入難堪:2004年6月16日,貴州省215家經營戶因在原湯、作料等飲食中不同程度地摻入罌粟成分,日前被有關部門責令停業整頓。據貴州省公安廳禁毒總隊偵察處副處長張行介紹,省禁毒總隊近日會同工商、疾病控制中心、食品藥品監督局等部門,對在飲食經營中摻入罌粟成分的違法行為開展了專項打擊行動。聯合檢查組對貴陽、畢節、六盤水等地的 2642家早餐店、火鍋店等飲食服務場所時施行了檢查,查出215家店在原湯、作料等飲食中不同程度地摻入了罌粟成分。此次行動共收繳罌粟籽3.2千克、罌粟殼1.7千克。有關部門已對情節較嚴重的215家飲食經營戶責令停業整頓,對情節較輕的36戶進行批評教育。據瞭解,貴州一些經營牛、羊肉粉館、早餐店,羊肉、狗肉、麻辣燙等餐館經營戶,為了牟利,吸引回頭客,在飲食中違法摻入罌粟成分。貴州省疾病控制中心食品所副所長魏濤介紹,此次送檢的湯料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嗎啡成分,部分湯料含量還比較高。他說,如果顧客長期食用這種湯料,會產生成癮症狀,對此種飲食產生依賴,情況嚴重者,甚至會誘發吸毒。
另外,同樣是在貴州,近期國家衛生監督專項抽檢油條的結果:30家被抽檢的油條攤點或飲食服務部門,其生產油條中鋁的含量均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無一合格,最高超標達11倍以上。其原因是經營戶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在製作過程中隨意過量添加明礬所致。
據一位餐飲業資源資深人士透露,現在許多經營水煮魚的餐館的確存在把水煮魚油反覆使用的問題。一般的做法是,把吃剩的水煮魚油湯倒在一個裝有過濾網的不鏽鋼桶裡,晚上再把整桶的辣椒油進行油水分離。重新使用這樣的辣椒油要在水煮魚中加入大量的辣椒等調料以掩飾油質的不新鮮,水煮魚如此便變成了"口水魚"。
涼皮,為陝西關中地區的夏令名吃,至古就有"扞面皮、彪彪(音biang)面,給個縣長都不換"之譽,尤以女士最好。經郭達、李奇等陝籍笑星之口,更是紅遍全國小吃市場。可最近發生在北京的相關涼皮的惡劣事件,相信當初發明這種小吃的先人們聽了準會氣歪鼻子的:這是北京的一家涼皮黑作坊,他們用腳和面,還給和好的面裡摻尿吐口水。
事情是這樣的:涼皮作為陝西的名優小吃,在全國頗有名聲,特別是在夏季深受女性的青睞,可是2004年6月18日在北京朝陽小武基厚俸村54號院涼皮黑作坊的一名17歲小工向媒體透露了該黑作坊製作涼皮的過程,簡直令人作嘔!據這名小工表示,他們像揉洗大件衣物一樣和面,經常是干累了就把腳踏進面盆裡用腳和面,麵團掉到地上弄髒了就直接扔回面盆裡,每天用完的工具都不清洗。上廁所回來也不洗手,老闆看到後只笑著說;"別讓人看到啊"。有三、四回被老闆打罵和扣工資時,兩三個小工氣急了就一起往面裡撒尿,還有兩次看到有人氣呼呼地往正煮涼皮的大鍋裡吐口水。小工還說,在這家黑作坊和他一起做活的還有十幾個小孩,都是老闆從陝西招來的,最小的才14歲,都沒有健康證,很多孩子甚至連身份證都沒有。
端午節,不但是時下中國與韓國爭相欲將其作為本國各自的傳統文化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香餑餑,而流傳至今,而且端午節一直還是一個中國大眾對良知與道義祭奠的節日。而作為用以祭祀事主屈原的美味粽子,也在最近的一個端午節成了令人作嘔的怪物。對於平日為弄錢把心腸熬黑了的不法商人來說,每個節日的來臨,便是一次暴利橫斂的機會。
2004年6月11日的端午節,北京的城管、工商、衛生部門在石景山金頂街區一處廢棄的房屋裡查獲了一個非法制售粽子的黑窩點,共收繳5噸已加工好的粽子和一批非法加工原料,總價值約為1.8萬元。此黑窩點沒有採取任何符合要求的衛生措施,周圍到處是垃圾,馬某等4名從業人員既無健康證,也沒有從業資格,完全是非法制售。
而在同一天所發生的另一件有關豆腐的事同樣讓人無法樂觀。北京豆製品市場自2003年7月1日起實施市場准入制度,禁售"裸體豆腐"。但是在一些城近郊區的集貿市場,仍有人在出售不符合安全衛生要求、沒有包裝的"裸體"豆腐。目前,這些"裸體"豆腐的銷售渠道一般是通過集貿市場進入到賓館、飯店、機關、學校的大食堂。價格便宜、監管鬆懈使得"裸體"豆腐銷售市場又有抬頭之勢。目前集貿市場已出現了不少來自小作坊或者黑窩點生產的豆腐,只不過交易方式更加隱蔽。這些"黑豆腐"往往躲開執法人員上班時間提前交易,或者採取直接送貨的方式將黑豆腐送貨上門。
據一家豆製品企業的負責人透露,他們曾跟隨一個加工豆腐的黑窩點到八里橋市場,看到他們把原來5點送貨的時間提前到凌晨兩三點鐘。另據一位知情人報料,生產"裸體"豆腐的小作坊,全部投資最多2000元,生產設備只有一台電磨、一個廢舊汽油桶和皮管子。
他們先是將沒有經過挑選的黃豆裝入編織袋裡,再把混有雜質的黃豆編織袋整個放到水中浸一下,然後直接磨碎,再衝在屜裡壓上幾個小時,就做成了豆腐。這位知情者說,這種豆腐的蛋白質含量一般只有4%左右,而正規企業的產品一般在70%至80%。"毫不誇張地講,小作坊生產的豆腐實際是在賣水"。
豆腐,這是我們祖先幾千年傳下來的美味,據我所知,一些在國外的我們的不少同胞一直還在努力著把它做為21世紀的健康食品推向全世界且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初見成效。可這些現狀對其國際市場開拓的影響將是什麼呢?!
我們歷經千百年的小吃和名優特產正在我們的手中敗損消亡,從冠生園陳餡月餅,到金華敵敵畏火腿,從太倉的黑心肉鬆,再到平遙的病牛肉,直至含瘦肉精的豬肉、毒荳芽等一波波有關食品安全的新聞不絕於耳。廣海鹹魚馳名中外的一種海產醃製品,它也是廣東省臺山市最負盛名的特產之一,盛產於臺山市的廣海鎮。不久前的"廣海鹹魚敵敵畏泡製"事件令這一品牌抹上了陰影:央視記者趕往廣海鎮加工鹹魚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枉龍村,工人告訴記者,製作程序很簡單,先是把魚浸泡在池子裡用鹽醃製,之後清洗,洗完晾晒,曬乾後裝箱,然後銷售。而關鍵性的一個步驟就是洗魚,記者看見工人往大木桶裡倒了些液體,木桶裡立刻泛起了一大片白色泡沫。工人解釋說是農藥,也就是敵敵畏,用來防蒼蠅的。洗魚後不再時行任何處理,就直接擺放到太陽下晾晒直至裝箱,裝箱時再灑些敵敵畏。不僅僅是敵敵畏,連醃製用的鹽逕直就倒在地上,穿著鞋的腳還在鹽堆上踩來踩去。雞在晾晒場上走來走去,甚至還在上面拉下糞便。如此加工的鹹魚銷路卻很好,有北方人下來買,而大部分買主都是廣州、江門、惠東、惠州等地的人,另外還有湖南、廣西。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可現在,在"沒完沒了""十面埋伏"的毒食品面前,老百姓早已喪失了起碼的安全感,如此情景用"食品衛生恐怖"來形容可能並不會讓人覺得誇張:因為大米是用礦物油拋光的,麵粉是添加劑的,水果是使用催熟劑、膨大劑的,而蔬菜則是農藥超標的......在如此嚴峻的食品安全環境面前,誰還能舉箸地自如保持鎮定?
而下面摘錄的幾則近期相關食品安全的報導也堪稱令人觸目驚心了:
2004年7月5日《中國青年報》報導,根據一項調查,有82%的中國民眾擔心食品安全問題。調查還發現,有超過90%的受訪者表示,曾經在生活中遇到過食品安全問題。對於具體的食品安全問題,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達不到國家衛生標準的食品最令人擔心,其次是假冒知名品牌的食品,也有人擔心過了保質期卻還在銷售的食品。這項調查是今年五六月份進行的,範圍涵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2001年10月《中國經濟時報》報導:在不久前北京召開的食品安全高層研討會上,有關專家估計,我國每年實際發生食物中毒例數至少在20-40萬人,這一數字的公布,使得食品安全問題再度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點。會上有關專家指出,果蔬殘留農藥、有機磷會引起神經功能紊亂,重者會中毒死亡。果蔬食品的重金屬、亞硝酸鹽污染屬於慢性積累中毒,是導致癌症、軟骨病等多種疑難怪病的因素之一。
"約三分之一人的癌症是吃出來的。"參加會議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陳君石教授直言這樣告誡世人。
2004年6月6日,中央電視臺每週質檢報告報導,海南椰果加工使用違禁添加劑現象觸目驚心,並將海南椰果加工廠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椰果的情況予以曝光。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省衛生廳、省工商局及質量技術監督局,截至16日的10天時間內,有關部門檢查椰果加工廠41家,發現其中17家加工廠無衛生許可證,9家無營業執照,7家涉嫌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化工原料加工椰果,查封椰果成品、半成品90餘噸,椰果培養盤33萬盤,查獲工業用雙氧水、氫氧化鈉、硫酸鎂、硫酸銨等工業原料一批,已立案15宗,其中兩家加工廠涉嫌利用有害人體的非食品原料生產椰果案已移交公安機關處理。據瞭解,海南島年產椰子二億個,產量約佔中國產量的百分之九十九。
待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周勍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