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親過世,他所在科室的近百名同事,沒有一個人前來弔唁。欣慰的是,有200多名患者聞訊趕來,一些患者抬著輓聯、花圈,圍著胡衛民所在的醫院和婁底市政府繞場一週
「我向阿波羅及諸神起誓:為患者利益著想,決不做任何有害之事……我一生將純潔而高尚地從事醫學事業。」每天清晨,湖南婁底中心醫院醫生胡衛民都要站在自家陽台上,大聲朗誦這段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的經典誓言。
四年前,中國醫改陣痛之時,胡衛民在中央電視台面對億萬觀眾,痛批婁底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毅公開推行開單提成、亂收費、虛高藥價等腐敗行為。胡因此一夜成名。
2008年7月21日,楊志毅涉嫌在醫療設備採購、工程發包過程中受賄450萬元一案,在婁底市中院開庭審理。
此時,人們都會以為,楊志毅倒臺了,胡衛民就勝利了。但事情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辭職
2008年8月14日,胡衛民來到婁底中心醫院黨委書記李文蓮的辦公室,向醫院提出正式辭職。
這,已是他四年內第三次萌生退意。李文蓮也努力地進行著挽留。
「你留下來,情況只會越來越好。」
「在這裡,我毫無希望。醫院沒有正氣,我決定離開!」
「全國哪個醫院沒有開單提成、醫療回扣?」
「別人這麼運作也許沒問題,但是我要做的話,就是一個罪狀,別人就可以無限上綱,我是胡衛民!」
「一個人的力量和全國醫院作對,你不覺得自己的力量太渺小了?你改變不了!」
……
據胡衛民事後回憶,那是一次氣氛不錯的交談,近兩個小時。期間,李文蓮少有地,起身給他添了幾次茶水。
這樣的交談有過很多次。從內心裏,李文蓮真誠地希望這個執拗的「為民醫生」明白,自己並非不支持他,只是腐敗並非一家醫院的問題,長期積累的矛盾也不是一兩個人短時間就能解決的。
胡衛民告訴《望東方週刊》,在和醫院院長、書記提出辭職的談話中,他幾度流淚。
他最終痛下決心辭職,是因為醫院裡的一名主任被提為副院長,「他的科室給患者開藥不按規定,什麼藥貴用什麼。」
「我想開一個社區衛生所,自主經營。」在談及辭職後的打算時,胡衛民告訴《望東方週刊》。
其實早在2004年和2006年,他就兩次提出辭職。
一次,是患者寫聯名信挽留了他,另一次,是當時的婁底市委書記找他談了話。
胡衛民最終都留了下來,他發現,作為一個具有標本意義的公眾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放大,並被賦予特殊的政治意義。
但這一次,胡衛民去意已決,他認為自己「不適合現行的醫療體制」。
「醫療黑幕,好像一層紙,捅進去卻是銅牆鐵壁!」胡衛民說,24年來,他堅持醫療揭黑的代價是:領導的打擊、同事的排擠、妻離子散、高強度的工作和低收入的窘境。
在給湖南省領導的信中,他大聲詰問:「24年來,我堅持著醫者的尊嚴與操守,但我的路為何越走越艱難?」
「業績」名落孫山
胡衛民家裡,掛著一幅水墨畫:一叢竹子,在急風暴雨中搖曳。他目前的身份是婁底中心醫院健康檢測中心主任,正科級。
較之四年前,因被院方調往工會而憤然辭職的窘境,胡衛民如今的事業,似乎一片光明。但這一切,卻並沒有讓胡衛民樂觀。
胡衛民每月工資加上獎金,總共2300元,其中獎金只有200多元。胡衛民是兩個部門的負責人,承擔著全院最大的門診量。
而他的同事們,卻拿著讓他望塵莫及的高薪,「再普通的醫生,每月獎金都有上千元,如果虛開的提成藥多的話甚至上萬。」
這讓他感到很不公平,卻又無可奈何。因為,獎金是與經濟創收掛鉤。比如,他治高血壓用氫卡阿尼,一個月患者的開銷也就10塊錢,但治療同樣的疾病,他的同事可以輕鬆開出幾百元的高額藥方。
「開單提成」的潛規則,使得這位「拒絕回扣和紅包」的醫生的「業績」,名落孫山。
「20年前,患者對醫生表示感謝,也僅僅是一包糖,幾個雞蛋而已。」胡衛民說,「現在醫患關係惡化,很大程度上與醫療市場化有關。」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病到解放前。」他說,現在,全國各地的醫生開單提成、拿紅包、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的現象氾濫,患者對醫生有敵對情緒,甚至出現了「病人帶著錄音筆看病,醫生戴著鋼盔上班」的怪現象。
下雨背稻草,越背越重
與200多元獎金形成對照的,是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
四年前,媒體高密度報導胡衛民後,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胡衛民負責兩個部門,一個是高血壓防治中心,一個是健康檢測中心,但沒有一個有處方權的臨床醫生幫忙。
此外,他還是衛生部的高級培訓講師,要定期赴外地舉行醫學講座,承擔了四項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課題。
每天晚上,回到空無一人的家,胡衛民習慣在沙發上休息會兒,看會兒電視,然後洗澡、上網。這幾乎成為了一個程序,他是幾家醫療網站的負責人,每晚要上網回答病友提問,並寫兩頁博客。
父母雙亡、妻兒離去,他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排遣寂寞。
有時候,剛睡下就會有患者打來電話詢問病情,他只好耷拉者眼皮聽對方說話,打起精神回答問題,「我不習慣拒絕病人。」
他希望有一個助手,曾經將這個要求連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向院方匯報,請求支援,卻一直未果。
「我現在非常擔心,腦子裡的那根弦,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斷了。」胡衛民說,他曾經的理想是做一名既做醫療,又做預防,而且還做科普的醫生。
但當他實現了這個目標後才發現,理想背後的責任是如此沈重,讓他無法支撐,「我現在的狀態,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下雨背稻草,越背越重’。 」
遭遇集體排擠
2005年,在外界的壓力之下,楊志毅調任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之後,胡衛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並被任命為健康檢測中心主任。許多熟悉胡衛民的人以為,胡的境遇從此後會有很大好轉。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在以前,醫院裡有很多人支持我,是因為他們反對楊志毅,而現在,我遭遇的是集體的排擠與冷遇。」胡衛民說。
一個讓他感到心寒的事情是,2005年12月,他的父親過世,他所在科室的近百名同事,沒有一個人前來弔唁。欣慰的是,有200多名患者聞訊趕來,一些患者抬著輓聯、花圈,圍著胡衛民所在的醫院和婁底市政府繞場一週。
原婁底市外經委工會主席易庶遂作為患者參加了此次活動。
十年前,易庶遂還是醫院的常客,每年的醫療費用高達兩萬多元。之後,他聽從胡衛民的建議,堅持以預防為主的醫療方式,「有好幾年沒住過院了。」
「胡醫生經常來我家,給我帶來新換的藥方,但從來不接受我的禮物。」易庶遂最欽佩的是胡衛民的醫德。
作為朋友,易庶遂知道胡衛民每個月能賺多少錢,他也諳熟這個行業的潛規則,「在婁底這樣的中小城市,醫生一個月賺一兩萬塊錢不是什麼新鮮事。動手術,病人要是不懂規矩,不給主刀醫生送紅包,手術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胡衛民不收紅包、不吃回扣是出了名的,他曾經在自己的辦公室門口,貼了一張紙條「本人不吃回扣,醫藥代表拒絕入內」。
等到那張紙貼得慢慢發黃,醫院效仿了這種做法,在各處牆壁上均貼上「拒絕回扣,謝絕醫藥代表」一類的標語提示。
但效果似乎並不良好。 「醫藥代表表面上似乎少了,其實是行動更隱蔽了,手段更高明瞭,甚至很多藥劑人員,被發展成醫藥代表。」胡衛民說。
不少同事在「做藥」
賀金蓮,是婁底市中心醫院藥劑科的一名副主任藥師,她和胡衛民共事多年。賀告訴《望東方週刊》,行內將推銷藥品的行為稱為「做藥」,她的不少同事就在「做藥」。
賀金蓮介紹,「底價藥」就是藥品廠家生產的藥品,直接進醫院、病房,省略了中間經銷商環節。
胡衛民說,沒有了中間商的層層加價,醫院的藥品成本降低了,但售價卻沒有變。假如一種藥成本十元,賣出來100元,省略中間商,能直接返給個人50元左右,而以前回扣大約只能有20元到30元左右。
另外,按照賀金蓮的說法,較之以往外來醫藥代表找醫生的方式,現在同事間的合作更加方便隱秘。
「每開一種藥,充當醫藥代表的藥劑師,能得到5%~10%的提成,而開藥的醫生則能提成20%多。」她說,「一種叫頭孢孟多脂的常用藥,很多藥室都會用,有的科室一天就開100多支,按每支售價46元,提成10%算,一個科室一天就能得到400多元的回扣。」
賀金蓮不願意「做藥」,在醫院,很多人把她當成了胡衛民一樣的另類。
2008年3月28日,在婁底市中心醫院11病室住院的顏建國,因為支付不起高額的醫藥費,最終選擇跳樓自殺。
賀金蓮向《望東方週刊》展示了顏建國的用藥明細賬單。她說,醫院給顏用了16種藥,其中有七種都是促銷藥。
據賀金蓮介紹,如果不是藥劑人員促銷的話,按正常用藥,每天費用不超過50元。
觸犯同事利益
四年前,胡衛民「炮轟醫療腐敗」後,新任院領導上臺,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宣布廢除開單提成、點名手術費,並取消一批高價藥。
一些科室的收益因此受到重創,單是取消點名手術費這一項,就使一些主刀醫生的月收入減少三五千元。有人甚至公開宣稱,「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胡衛民」。
2006年,胡衛民申請組建高血壓病房,院方同意了,但沒有人願意來他的部門,有年輕醫生一聽說要去胡衛民的部門就大哭。
這富有戲劇性的一幕,在《望東方週刊》採訪該院黨委書記李文蓮時得到證實。
一旦成為胡衛民的麾下,就意味著不能收回扣,一個月只有200塊錢獎金。這個喜歡寫散文詩,會拉小提琴,擅長用吉他彈《致愛麗絲》的儒雅男人,成了許多人眼中「不可接觸的怪人」。
「他們不理解我,這讓我很痛苦。」胡衛民神情落寞地說。有時候,他試圖與同事交流,可是他們之間的隔閡,並非幾句簡單的問候就能拉近。
甚至院領導與他交談,也是慎之又慎。
「他是醫療界的反腐英雄,我不好隨便評價他,說錯話就該挨媒體罵了。」李文蓮告訴《望東方週刊》。
這位醫院黨委書記甚至不敢公開表揚胡衛民,「表揚他,會使同事們更加孤立他,我也不好開展工作。」
同樣是身著白大褂,胡衛民卻覺得,自己在這所工作了24年的偌大的醫院裡,像個陌生人。
是個不懂變通的人
45個春秋過來,胡的人生,跌宕多舛。
2004年,胡衛民以一封辭職信,開始了他漫長的醫療反腐之路。與此同時,他的家中不斷接到「小心狗命」的恐嚇電話。
一天放學的路上,一個40多歲的男人把胡的兒子摁倒在地,掐住他的脖子說:「叫你爸爸小心,別擋老子財路,要不然老子掐死你!」
當胡衛民看到兒子脖子上那幾個深深的指印時,他心中只有無盡的恐懼與憤怒。
2005年12月5日,噩耗再次降臨,父親心血管病加重,在留給胡衛民「堅持」二字之後撒手西去。
胡衛民利用週六、週日休息時間,開免費門診,但卻受到部分院領導和同事的排擠。他的同事們認為「胡是在搶病人」、「壞規矩」,他的門診的牌子,因此被人連續砸了16次。連胡的前妻子也認為,丈夫是「出力不討好」。
醫療揭黑鬥士,一直以來是英雄的代名詞。但在現實中卻遭遇著尷尬的困境。
四川省開江縣人民醫院的外科醫生肖啟偉,堅持反醫藥回扣,他本人因此被孤立,不得不輾轉多地,換了十幾家工作單位。
揭露「天價醫療費」的哈醫大附二醫院ICU病室醫生王雪源,在事發後被迫出國。
上海的醫生陳曉蘭,甚至被逐出醫院、凍結四金,處境窘迫。
「他所堅持的,與體制中一些遊戲規則是格格不入的,而他又是個不懂變通的人。」婁底中心醫院原紀委書記劉雍凡如此評價胡衛民。
醫德建設流於形式
李文蓮坦言,醫院曾經有100多人聯名狀告楊志毅,但從沒有人像胡一樣挺身而出,「實際上很多人是在利用胡衛民,把楊志毅趕下臺,他們反腐的目的各不相同。」
「胡醫生的做法,我個人表示欣賞,但並不是完全贊同,醫改並沒有成功,醫院畢竟還需要養活自己。」李文蓮說,「胡衛民的存在,使得同事們有所忌憚,害怕被他檢舉揭發,所以就離他很遠。」
李文蓮指著兩幢嶄新的門診大樓說,許多地方的領導評價楊志毅的功過時,經常提及的是,「楊志毅至少給醫院蓋了兩幢門診大樓。」
胡衛民則直言,「現在評判一個院長稱職與否,不是以患者的滿意度為標準,而是和政績掛鉤!」
他說,在楊志毅執政期間,婁底中心醫院住院病人平均每天的花費是400元,而現在,病人平均每天的花費高達600多元,「前幾年醫院年毛收入是7000萬元,現在已經近兩億元了。」
「現在有一個詞叫‘醫官勾結’,醫院的管理者在大型設備的採購、基建建設等方面都會交給領導的親戚朋友來做,間接地形成了一條利益鏈。保護了這些枉法的醫療界敗類,地方官員自己的烏紗帽也就保住了。」胡衛民說。
「現在的醫德建設流於形式,缺乏社會監督。」胡衛民認為,現行的評價辦法就是醫生每年的自我總結,單位打分也沒有具體量化標準,一切取決於院領導的好惡。
他說,社會評價標準必須細化,如每年對醫生所開處方進行審核,是否開違規藥、大處方、收受紅包等。同時,由社會監督員、患者代表等共同進行監 督,「但要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必須‘醫藥分家’,在‘以藥養醫’的體制下,這些看似前景光明的理念,只會遭到醫藥潛規則的排斥和打擊。」
面對日益緊張的醫患關係,胡衛民認為應該平衡醫德與醫生的利益。他說,國家對於百姓的健康,必須實現徹底「買單」。而中國醫療改革的出路,最終要落在「醫生價值觀的改變上」。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