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圖)

宋 蹴鞠

一腳踢出天邊月,
兩肩擎起海中星。
何嘆國足英雄少,
當知高手在圓情。

古代稱踢球為‘蹴鞠',《戰國策.齊策》中說臨淄富實"民間無不吹竽鼓瑟、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漢書.霍去病傳》註:"鞠,以皮為之,中實以毛,蹴蹋而戲也。"《文獻通考》:"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二分以左右朋,以角勝負。"

據《蹴鞠圖譜》載無球門踢法:一人或幾個人踢稱打鞠;二人對踢稱白打;三人以上稱場戶。宋代更重無球門踢球,錢選繪《宋太祖蹴鞠圖》,《水滸傳》中描寫宋徽宗趙佶好踢球可證。當時有許多球社,稱為"齊雲社"、"圓社";稱踢球者為"圓情的"。

《蹴鞠譜》中還介紹十種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有人或爭足球源於中國,正如火藥、造紙印刷,如今言之,底氣已不甚足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