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煉丹士的追求

火藥-中國古代煉丹士實踐活動的產物

作者:化日新  2008-08-24 03: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火藥的發明,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從認識硝丶硫性質,發現起火現象,到應用於軍事, 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早在漢朝以前,火藥的主要成分硝石丶硫黃作為金石藥物已為人們所知。《神農本草經》說:"消石,味苦,寒,主五臟積熱......煉之如膏。""石流黃,味酸,溫,......能化金銀銅鐵,奇物。"消石即硝石,石流黃即硫黃,說明當時已作過火煉硝石的試驗,對硝石和硫黃的性質已有初步認識。

在火藥發明的過程中,煉丹家的作用特別重要。煉丹術在中國起源和我國的信史一樣久遠,據史書所載,最晚在戰國時期,即已有方士煉製長生之藥,且自始即受君王和貴族的支持與鼓勵。因此,歷代總有方士們在進行煉製"長生不老"仙丹的實驗,也累積了相當實際的經驗與文字記錄(如東漢魏伯陽撰的《周易參同契》即為一例)。三國以後,這些方士逐漸托身於應時而興的道教行列,大批的道士開始學習與嘗試煉丹的工作,於是煉丹術與新興的道教結合了起來。隨著道教的在我國日益盛行,煉丹術也隨之日漸發達,奠定了我國火藥與養生醫學發展的基礎。

古代煉丹術的發展與五行學說有關,希望通過在丹爐煉製金(礦物),木(植物),而在丹藥中聚得萬物之精,以求長生不老,在此過程中古人也積累了一定水平的冶金和化學知識。中國古代火藥的主要成分硝石和硫黃,以及硫黃的砷化物,都是煉丹術中常用的藥物。西漢末東漢初的煉丹書《三十六水法》中,有名為"硫黃水"丶"雄黃水"丶"雌黃水"的丹方,用硝石與硫黃丶雄黃和雌黃在竹筒中以水法共煉。

東晉時,煉丹家葛洪(283∼363AC)在他所著的《抱樸子·仙藥》中有以硝石丶玄胴腸丶松脂三物煉雄黃的記載:"又雄黃......餌服之法,或以蒸煮之,或以酒餌,或先以硝石化為水乃凝之,或以玄胴腸裹蒸之於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三物煉之,引之如布,白如冰......。"經實驗證明:當硝石量小時,三物煉雄黃能得砒霜及單質砷;而當硝石量大時,猛火加熱,能發生爆炸。

隋末唐初醫學家丶煉丹家孫思邈(581∼682AC),史稱藥王。選錄入《諸家神品丹法》的《孫真人丹經》,相傳是孫思邈所撰, 記載有多種"伏火"之法。

唐朝皇帝奉道教為國教,立道館和道學機構,令每家每戶必備一本《道德經》,從習之。奉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定老子誕辰日為國慶日,在各地大建玄元皇帝廟堂。從而煉丹道士的事業有了蓬勃之勢。由於從事煉丹活動的人數大增,工藝的改進,許多新的礦物和有機物被加以應用,許多新產品被配製出來,用汞和硫磺製造丹砂的技術已經成熟。火藥便在這個過程中應運而生。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 煉丹家清虛子在其所著《太上聖祖金丹秘訣》(後選入《鉛汞甲庚至寶集成》卷二)"伏火礬法"中記載有將硫黃伏火之法:"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三錢半,右為末拌勻,掘坑入藥於罐內,與地平,將熟火一塊彈子大,下放裡面,煙漸起,以濕紙四丶五重蓋,用方磚兩片捺,以土塚之,候冷取出。"

這類伏火之法, 雖然煉丹士的原意,是為了使硫黃改性, 避免燃燒爆炸, 以達到煉丹的目的;但同時使他們認識到,上述丹方中含有硝石丶硫黃和"燒令存性"(即炭化)的皂角子或馬兜鈴粉,三者混合具有燃燒爆炸的性能,從而發明瞭原始火藥。故在煉丹時,有必要採取安全措施,將藥罐放在坑內,與地平,四面並以土填實,甚至用濕紙蓋,方磚捺,以土塚之。煉丹家正是通過他們的長期實踐,發現硝石丶硫黃和木炭等混合物的爆炸性能,因此,至遲在 808年以前,含硝丶硫丶炭三組分的火藥已經在中國誕生。

在中唐以後成書的《真元妙道要略》中,更有明確的記載:"有以硫黃丶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焰起燒手丶面及燼屋舍者。""硝石宜佐諸藥,多則敗藥,生者不可合三黃等燒,立見禍事。凡硝石伏火了,赤炭火上試,成油入火不動者即伏矣。......不伏者才入炭上,即便成焰。"三黃是指硫黃丶雄黃和雌黃。以上正是唐朝及唐朝以前煉丹家在發明火藥的過程中,對這類丹方燃燒爆炸性能的經驗總結。唐代的煉丹家們發明瞭火藥後,火藥便慢慢從煉丹爐中走向社會應用。

明朝對火藥配方和性能已作了一些初步的理論探索, 有關記載最早見於唐順之的 《武編》(1549年輯),後來茅元儀收入 《武備志》(1621年刊印),名之曰"火藥賦"。這是一篇關於火藥的學術文章,其中寫道:"雖則硝丶硫之悍烈,亦藉飛灰而匹配。"硝則為君而硫則臣,本相須以有為;硝性豎而硫性橫,亦並行而不悖。""烈火之劑,一君二臣,灰硫同在臣位,灰則武而硫則文。剽疾則武收殊績,猛炸則文策奇勛。""灰硝少,文雖速而發火不猛;硝黃缺,武縱燃而力慢。"對硝丶硫丶炭三種組分的作用和相互關係作了定性的說明,特別是明確了硝石在火藥中的重要作用,是符合科學原理的。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在其名著《天工開物》(1637年初刊)中對火藥性能作了理論探索,他說:"凡火藥, 硫為純陽, 硝為純陰, 兩精逼合,成聲成變, 此乾坤幻出神物也。"又說:"硝性至陰, 硫性至陽。陰陽兩神物相遇於無隙可容之中。"他借用中國古代傳統的陰陽對立轉化之說,形象地描述硝硫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他和茅元儀一樣認為硝性豎而硫性橫,但又進一步明確提出了與現代"發射"和"爆炸"大致相當的"直擊"和"爆擊"兩個概念。他寫道:"直擊者消九而硫一。""爆擊者消七而硫三。"將硝硫比例與性能聯繫起來,對實踐經驗作了總結。宋應星甚至對火藥爆炸產生的空氣衝擊波的殺傷作用也作了接近實際的分析。他在《論氣》這部著作中寫道:"驚聲或至於殺人者,何也?曰:氣從耳根一線宛曲出而司聽焉,此氣出入業其口鼻分官,窒則聾,棼則病,散絕則死。驚聲之甚者,必如炸炮飛火,其時虛空靜氣受沖而開,逢竅則入,逼及耳根之氣驟入於內,覆膽隳肝,故絕命不少待也。"這裡的"驚聲"就是那時對空氣衝擊波的認識,"炸炮飛火"即火藥爆炸。火藥爆炸後, 在空氣中形成衝擊波,可使耳聾丶內臟損傷或致人死命。

縱觀中國對火藥的探索,發明和發展,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朝已經掌握了的金石藥物硝丶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已經發明瞭火藥, 所以是中國古代的煉丹家們發明瞭火藥。並在五代末北宋初(10世紀)用以製造兵器的實踐中,火藥性能也不斷提高,炸彈用火藥和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用的發射藥等均已製造出來,並在明朝達到了成熟的程度。

但是在中華文明主導的東方, 各個國家、民族不僅沒有發生"軍備競賽",相反卻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止一次的成功的"熱兵器" (火藥軍備) "裁軍"。 其中的神妙 令而今主流的歷史學家、政治家們傾慕不已: 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知道"自我調控"的"長生不老"的 文明。

後來,火藥先是傳播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各國。文藝復興之後,火藥和火器的製造技術在歐洲有了很大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瑞典化學家諾貝爾對火藥進行了改良,把黑火藥改進為黃色炸藥。從此,成千上萬的人死傷於戰爭,人類的戰天鬥地的後果難以估量。 諾貝爾晚年難免後悔。 (從此,火藥不僅應用於戰爭中,也應用於採礦丶開鑿隧道等民用設施建設,對人類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這中間,中國古代的煉丹家們的首創之功是不可埋沒的。)

作為一項古代發明簡述到此也許是可以的,但是在半個世紀裡,中共國的各種書籍,雜誌,讀物鋪天蓋地灌輸給給我們:"中國古代的煉丹術是一種迷信,是煉丹士騙人的玩意兒,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偽科學"。"有意的貶低煉丹士們在實踐中發明瞭火藥是"偶然的",或者稱為"歪打正著"。一些別有用心的學者則乾脆改成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實踐中發明瞭火藥",造出個"假"發明群體,用以" 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謊言不是真相,真相不容歪曲 。歷史的責任要求我們正確的對待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歷史史實。

方術小考

中國是世界歷史最長的文明古國之一,曾對世界文明作出過重要貢獻,除了"四大發明" 以外,在天文曆法史,建築史,冶金史等方面也曾居世界領先地位,在這些科技發明成果的獲取中,方術士(包括煉丹士)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方術又稱方技,術數,是中國古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文化門類。方術大都來源於古代先民的信仰和對社會,對自然的理念,以研究"天道"或"天地之道"為主,內容極其豐富,涉及天文,地理,歷史,數學,醫學,地理學,營養學,性學,植物學,化學,動物學等。因此,方術實際上就是中國古代的"科學"。

中國古代煉丹術主要與道教相結合,是術道相依相成。將對神仙的信仰和信,以及崇尚自然的"道"溶進了煉丹術(實驗科學)中,煉丹士們採用綜合的手段,注重整體的功能。對陽與陰,,黑與白,水與火,鉛與汞的區分,認為陰陽相背又相抱,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黑白分明又相通,黑中含白,百中隱黑;水火相反又相容,水中有火,火中有水。將陰陽,黑白,水火都綜合與一體的《水火圖》與《太極圖》就突出地顯示了這種高度綜合的認識觀。煉丹家陳摶說,這是:"陰陽相抱,水火交活,動靜相依,周詳活潑,妙趣自然。"。
以這種重綜合的思維方式體現在煉丹術研究上,就是煉丹皆綜一於"鉛汞論"之下,整體的綜合認識可以從宏觀上更好地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這是中國古代科學諸多成就所證明了的事實。煉丹術被扣上"迷信"和"偽科學"的大帽子,是個別國內學者崇洋媚外變態心理的產物,也是國內政治御用學者為否定中國古老傳統文化的慣用貶語。

古代所說的方,即方技,《漢書。藝文志》錄方技36家,分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類;而所說的術,即術數,《漢書。藝文志》錄術數109家,分天文,歷譜,五行,口龜,雜佔,形法六類,方術士,即從事方技術數的人士。他們在天文曆算,地形測繪,房屋建築,長壽養生等許多方面取得了許多成就。

古代煉丹術的本意,在於通過對煉丹藥的服餌,以長生不老,白日飛升。正是古代煉丹士們的實踐努力,隨著歷史上煉丹術的不斷提高和改進,在煉丹過程中煉製出不少礦物藥物,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化學製劑。煉丹士們尋找長生藥石,冶煉長生藥物的不屈不撓的實踐,客觀上促進了古代礦物科學和冶金化學的研究,並取得過舉世矚目的科學成就。

葛洪的《抱樸子》書中《金丹》,《黃丹》等篇專門討論了煉丹和煉金銀等法。如《金丹》篇所說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的記錄。就是有關丹砂(硫化汞)收熱水介出水銀,水銀和硫磺不斷加熱,又變成丹砂(硫化汞)的製藥化學的實驗。在書中記載的煉丹之本,對我國乃至世界化學實驗和化學製藥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因此,說煉丹士們在實踐中發明瞭火藥是"偶然的",或者稱為"歪打正著",若不是惡意的嘲笑,就是對歷史史實的誤讀。

中外歷史上的煉金術

在此我們不妨也說說西方歷史上的煉金術。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煉丹術,和西方歷史上的煉金術,表面上看起來頗不相同,前者要"煉"的是"丹",追求長生不老;後者要將他物"煉"成黃金,追求點石成金。但從內在的理論和本質來看,則兩者實有相通之處。兩者表面上的目的有時也有交互:中國的煉丹術也會追求點石成金,西方的煉金術也會追求長生不老。一般的化學史學家都把煉金術看作是源自迷信的偽科學,但是一位柏林理工大學教授-舒特(化學家,化學史專家,現任德國化學學會的化學史專業研究委員會主席),為煉金術寫了一部長篇文化史-《尋求哲人石:煉金術文化史》。舒特在書中遍論煉金術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許多我們非常熟悉丶但又往往未曾將其與煉金術聯繫起來的人。比如亞里士多德丶斯多葛學派丶哲學家德謨克利特丶聖母瑪麗亞丶埃及艷後克麗奧帕特拉丶大阿爾伯特丶托馬斯·阿奎那丶羅吉爾·培根丶玻義耳丶天文學家第谷等等。這個名單中當然包括煉金術史上重要的人物蘇西莫斯和帕拉塞爾蘇斯。但是最輝煌的名字是歌德和牛頓。歌德自己承認是"半個煉金術士",而牛頓則被認為是"最後的煉金術士"(邁克爾· 懷特的牛頓傳記就取了這個書名),舒特認為牛頓"真正研究煉金術,研究的也是真正的煉金術"。舒特認為煉金術"不是胡鬧",煉金術要求術士"不貪錢財,心靈純潔"。(煉金術的)"最終目標就是試圖弄出某種新的物質,一種超出一切已知物質狀態的東西。(64頁)

本書中最有價值丶也是最引人入勝的論述,是舒特對煉金術和化學所作的比較,以及他對這兩者之間關係的思考。

舒特認為,當我們思考這類問題時,可以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科學的世界,一個是科學之外的世界",前者由"客觀因果關係"統治,也就是中國讀者習慣的語境中的"客觀物質世界";後者則是煉金術所在的世界,"這是一個激情宣泄的世界,一個由願望丶夢想和意願組成的世界。"(65頁)

舒特並不認為煉金術是"偽科學"。因為從表面上看,"煉金實驗室與化學實驗室之間事實上也沒有什麼區別";如果考察近代早期重要化學家的傳記,"也無法區分化學和煉金術"。但更重要的是兩者內在的共同之處,舒特說:"如果我們把科學定義為針對一個認識客體丶按照一定的系統組成的知識的話,我們便不能說煉金術不是科學。由於煉金術研究的是自然,而且是通過實驗,因此可以將其稱為自然科學,甚至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532頁)

當然煉金術與化學之間也有區別,但是這種區別在舒特眼中,似乎只能使煉金術顯得更為高級。他總結了兩者之間的三項區別:一丶煉金術有"道德內涵"而化學有。二丶煉金術的眼光是"綜合的丶主觀的"而化學的眼光是"分析的丶客觀的"。三丶煉金術士相信世界所有的物質之上,還有(更高級的)物質存在。因為"真正的煉金術士",是那些"試圖把物質與自我同時從平常的生存狀態中解救出來的人",(534頁)他們有著某種不失為高尚的精神追求--舒特最後將這種追求歸結為浪漫主義。

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如果沒有為煉丹士和煉金術士的出現作出安排,這件事情在歷史上絕對不會出現。因此,作為古代煉丹士們長期實踐活動的產物-火藥的產生也都是歷史預先安排好了的事情,自然是不存在的,偶然是有原因的。


来源:來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