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季度生產安全事故死亡超過1萬9千人

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第一季度因生產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1萬9千人,重大事故死亡人數增加同比增加了40%。

中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星期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 全國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1萬3,424起、死亡1萬9,248人。其中,一次死亡人數在10到29人的重大事故29起,同比上升70%多;死亡420人,同比增加了40%。

在第一季度因違法生產所造成的較大以上事故中,煤礦發生8起,死亡72人;金屬非金屬礦山發生8起,死亡39人;建築施工發生3起,死亡14人;煙花爆竹發生5起,死亡20人。此外,第一季度還發生了6起非法瞞報煤礦較大以上事故的案件。

對於中國生產事故的頻繁發生,總部設在法國的《中國勞工通訊》負責人蔡崇國評論說---

蔡崇國;「大多數安全事故的犧牲者是工人、農民這些沒有錢的人。安全事故的上升,實際上是工人、農民沒有地位,事故頻率上升,反映的是中國企業和農村那種黑箱作業的普遍性。中國政府的黑箱作業,沒有記者和報紙對他們進行充分的揭露和監督。」

官方新華網的報導說,為防範遏制重大特大事故,減少事故總量,中國將開展「百日安全督查專項行動」,作為安全生產今後3個多月的中心工作。蔡崇國認為,中國政府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往往走過場---

蔡崇國;「任何一個安全檢查只要付錢就可以通過,很多地方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為了創收故意罰款,只注重收錢。所以,因腐敗和地方的財政困難導致的對安全檢查監督的鬆弛,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是要負責任的。而這些問題的揭露,都要靠報紙,要使這種問題得到改變,都要靠社會形成一種有組織的壓力。」

總部在美國的《中國勞工觀察》負責人李強認為,中國的礦難死亡人數居世界首位,而事故責任人受到的懲處往往太輕---

李強;「我覺得煤礦的事故處罰能夠起到效果,但是我認為處罰太輕了,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很多官員僅僅是把處罰當成罰款和行政處分,沒有刑事處分的話,處罰是過輕了。」

去年8月,中國山東新泰的華源礦難導致172人死亡。當時連續降雨,而煤礦負責人在接到險情報告後不許礦工離開礦井,延誤了礦工的逃生時機。事發後,政府專家組認定,事故屬於自然災害。星期二,因重大責任事故被訴的華源礦業集團董事長被判處7年徒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