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商生存環境嚴峻面臨挑戰

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已發出警告,無法繼續向全球提供廉價商品。中國製造商說,製造成本的增加、信貸緊縮以及人民幣升值都減少了企業的利潤。一些產業專家和經濟學家預測,數以千計的小型工廠可能在今年倒閉,導致大量工人失業,為中國帶來新的問題。

在香港舉辦的中國電子供應商展銷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購貨商在這裡選購中國產品,包括天線和電視遊樂器主機等。但是如果他們看中了什麼產品,就必須支付比去年更高的價錢。

*生存艱難*

銷售經理唐女士表示,作為一名出口商,現在實在很難生存。唐女士工作的公司位於深圳,專門生產遙控器。她說:"製造成本在增加,而我們的利潤越來越少。"

中國製造商受到三方面的衝擊:攀升的成本、人民幣升值以及信貸緊縮。

香港工業聯合會預測,成本增加將迫使香港公司在中國南部大約1萬4千家工廠於今年內關閉。明年也可能有相同數目的廠家關門。該聯合會說,營運成本上升了將近20%,勞動成本的上漲幅度超過20%,部分原因是由於新法律使公司難以僱用短期工人,並要求工廠老闆承擔福利支出。

邱麗萍是香港貿易發展局的副首席經濟師。她說:"例如,有些玩具製造商告訴我,能有4%的利潤已經算很好了。現在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15%,有多少製造商能夠生存下去?"

*美國經濟狀況影響中國*

而這些都是因為中國最大的主顧美國正處於經濟衰退邊緣,而對中國出口品的需求預計將會減少。上週,1美元兌換低於7塊人民幣,是自2005年中國停止人民幣緊釘美元之後的最低匯率。對美國消費者而言,這讓中國出口商品變貴了。

出口商同時面對高漲的利率以及緊縮的信用市場。這些是中國政府為瞭解決通貨膨脹並且減緩中國經濟過熱所採取的政策。

David江是深圳平安銀行的副總經理。他說,針對銀行借貸的新規定迫使一些公司轉向地下錢莊借錢,而這些地下錢莊收取一個月3%或40%的利息,傷害了小型企業。

他說:"有多少公司能夠負擔40%的利率?非常少。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一定有人撐不住。將不會是國營企業,因為他們可以請求大銀行的協助,但中小企業則壓力非常大。"

即使出口商提高了售價,卻也不敢提高太多,因為擔心失去生意。由商展主辦單位"環球資源"針對超過300名出口商所做的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廠商將維持約15%或更少的漲幅。

*廠商需做選擇*

香港貿易發展局的邱麗萍表示,想生存下去的廠商必須轉而生產售價較為昂貴的產品,並且提高工廠的自動化。

某些在中國的外國廠商已經放棄,將工廠搬去越南。江先生說這樣的情況將為中國政府製造更多問題。他說:"如果這些公司都搬去其他地方,我想在中國的失業問題將更加嚴重。中國一方面固然應當關心通貨膨脹與勞工權益,但同時應該循序漸進,讓製造商有時間去適應,不然將會造成工廠遷離。"

經濟學家說,中國面臨嚴峻政策平衡問題。中國一方面讓人民幣升值,並且減少借貸,藉此來控制通貨膨脹,因為快速的物價上漲會導致人們抗議示威。但另一方面,中國必須避免給出口企業過大的壓力,因為這些企業提供了中國國內數以百萬計的失業人口的工作機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