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柳-柔情的象徵(圖)

 2008-03-31 21: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說的是柳樹有著頑強的適應能力,正因如此,中國古代送別時有折柳的習俗,除了表達留戀不舍之意外,還借柳來祝福遠行人能很快順應新的生活環境。

另外,在中國民間,柳樹一直被視為降除瘟疫的象徵,戰國名醫扁鵲用柳葉熬膏治療疔瘡痛腫;三國神醫華佗用柳枝治療骨折;世界各國的外科手術刀,也模仿柳葉形狀製成,國際上通稱"柳葉刀"。佛典及小說中觀世音菩薩,就有一手托淨水瓶,一手拿柳枝,為人間播灑甘露的造型。

柳樹的生命力不但為人們所讚頌,而且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還一直被看作是柔情的象徵。"春風楊柳萬千條",漫遊郊野,綠柳那輕盈婆娑的丰姿,展示著意態萬千、欣欣向榮的青春氣息,把大千世界裝飾地嫵媚動人。無怪乎柳樹成為歷代文人墨士吟誦作賦常選的對象,在古老的《詩經》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佳句。

在眾多植物中,楊柳抽絲髮芽是較早的,因而常被敏感的詩人拿來作為報春的多情使者。

如王維的〈田園樂〉:"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詩中碧綠的柳絲籠在一片若有若無的水煙中,與春雨洗過的粉紅色桃花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陽春三月、生氣盎然的景象。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滌。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也在〈詠柳〉詩中運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刻畫出楊柳曼長的枝條、嫩綠的新葉在春風吹拂中的迷人姿態。

而柳枝纖細苗條,柳葉瘦長微翹,這些都與美女的身材、眉毛特徵相吻合,所以古人也多以楊柳來描摹美女。"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以柳葉喻女子漂亮的眉毛,多有特點,以至成了人們讚美女子容貌的習慣用語。

又如白居易在〈楊柳枝〉詞中唱道:"依依裊裊復青春,勾引春風無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綠絲條弱不勝鶯。"就把柳綠比作婀娜多情的少女,勾勒出一幅美妙的春景圖。

春風楊柳美景,又是戀人們談情說愛的最佳去處,明月作證,楊柳為媒,楊柳自然也就成了愛情的象徵:

歐陽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寫出了一對情人幽會時的甜美,表達了對自由愛情生活的嚮往。難怪婉約詞人柳永在酒醒之後,發出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千古喟嘆。

另外,柳絲柔長,風吹而成纏綿難舍之狀,因此詩人也常借柳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如雍裕之的〈江邊柳〉:"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詩中女主人翁不僅沒有折柳贈別,倒希望柳絲綿綿不斷,以便把情人的船兒繫住,永不分離。

但柳絮飄忽無定,正如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因此楊柳還是古代文人筆下的閑愁象徵。

賀鑄的〈青玉案〉詞:"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就用用菸草、飛絮、梅雨來狀寫多而不斷、纏纏綿綿的閑愁。

柳條冉冉,隨風曼舞,多是藉助風的力量使然,敏感細膩的詩人也往往用楊柳諷喻依附權貴而得勢的小人。

如曾鞏〈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詩人以柳喻人,把那些倚仗別人權勢而倡狂作態的小人,描繪得淋漓盡致。


来源:人間福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