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通膨 亞幣還會漲

亞洲國家貨幣27日對美元匯率全面大漲,創下多年以來最高價,美元對歐元匯率當天跌到空前新低,刺激新台幣、菲律賓披索、馬元和其他亞洲貨幣漲到多年以來的最高點,為亞洲貨幣繼續上漲增添了新動力。

亞洲貨幣最近暴漲從兩方面得到助力,一是美元全面疲弱,二是亞洲國家普遍打算用貨幣升值對抗日益嚴重的通膨問題。美元對歐元27日早盤跌破1.5美元的心理關卡後,引發看空美元的氣氛。

亞洲國家中央銀行為了壓制通貨膨脹,已經表現出愈來愈願意讓貨幣升值的態度。亞洲很多國家長期以來,一直干預匯市,希望降低本國貨幣升值的速度,但最近幾個月以來,各國央行干預匯市的態度已經沒有過去積極。

常把匯率當成主要政策工具的新加坡是個明顯例子,新加坡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達6.6%,新加坡貨幣署近來一直悄悄引導星元上漲。菲律賓央行也跟著新加坡的例子亦步亦趨。

外匯分析師表示,這種情形表示,亞洲貨幣進一步上漲的趨勢已經形成,投資人會利用這兩種力量,不會增加暴露在風險中的部位。

因此分析師指出,現在匯市中看到的是投機行動:因為美元走軟,大家開始買進亞洲貨幣,央行干預的目的只是要降低震盪,不是要拉抬匯價反彈。

亞洲國家央行目前的重點放在抑制通貨膨脹,但如果外國需求減弱,傷害亞洲出口導向的經濟,各國央行可能會變的比較擔心經濟成長,為亞洲貨幣在今年第二季或第三季亞洲貨幣的修正奠定基礎。不過短期內,亞洲貨幣會繼續挺升。

另一方面,市場人士雖預期歐元匯價近期內可望衝到1.52或1.53美元,但認為較長期的漲勢可能氣數已盡。原因之一是,歐洲目前儘管經濟表現不差,但只要美國經濟走緩的影響擴散到歐洲,或是歐洲的通貨膨脹率稍降,歐洲央行(ECB)勢必便會開始降息刺激經濟,屆時歐洲就會失去維持在高檔的憑藉。所以,有分析師預測,歐元到年底時可能回挫到1.40美元左右。


本文留言

作者劉道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