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信用危機 隨資產泡沫升高

美國次貸危機的衝擊似乎並未掃到中國大陸的銀行業者,儘管這些業者累積了龐大的壞帳,卻向投資人保證,由於中國大陸經濟強勁成長,這些壞帳尚在可管理的程度,對獲利的影響不大。

不過,這不代表中國大陸能夠避開自行創造的信用緊縮,事實上,中國大陸爆發信用危機的風險已經上升,而此一危機可能震撼全球市場,因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的角色日益重要。

中共政府已挹注2,600億美元資金,協助銀行業者打銷壞帳,但如果銀行業者不停止過於寬鬆的放款行為,中共政府可能得再度伸出援手。

中國大陸信用市場的危機爆發,最可能的時機是經濟突然大幅放緩,目前此一可能性不高,但海外需求放緩和中國大陸資產泡沫化,可能導致很多企業的信用違約升高。泡沫突然破裂可能導致中國大陸資產品質快速惡化,引發金融體系的連鎖效應,爆發類似美國的危機,目前中國大陸已出現諸多警訊。

例如,中國大陸主要銀行去年第四季的壞帳率由第三季的6.63%升至6.72%,為兩年來首度升高,儘管低於六年前的50%,但升高的趨勢仍令人擔憂。

惠譽信評資深主管朱夏蓮表示:「歷史經驗顯示,即便銀行體系問題重重,在經濟強勁成長時期,這些問題都會被掩蓋,惠譽依然擔心,中國銀行業者未來的潛在信用損失可能被低估。」

世界銀行預估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將創2002年以來最低,在通膨創下11年最高下,中國人民銀行必須壓制銀行放款。

出口業20年來最艱困

雷曼兄弟香港經濟學家孫明春表示,中國大陸銀行業能否通過考驗值得觀察,當經濟和獲利成長下滑,銀行壞帳不可能不升高。

而大舉放款給出口業者和房地產開發業者,也可能危及中國大陸若干銀行業者。

在人民幣升值、全球需求疲軟和房貸成本升高下,中國大陸出口業者面臨20年來最艱困的情況。深圳OEM協會表示,今年廣東省可能有近12,000家企業破產。

跡象顯示,對房地產業的放款可能變成壞帳,因若乾城鎮的房價已出現10%以上的跌幅,而中國大陸股市過去四個月下跌25%,可能使銀行的獲利受到衝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