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齊戈:從胡紫薇事件看北京奧運風險

作者:齊戈  2008-01-02 22:0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圖為張斌、胡紫薇

12月 28日, 中央電視臺為體育頻道改奧運頻道舉行新聞發布會,主持人為央視《足球之夜》前主持人、央視體育中心副主任張斌。記者會一開始,北京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胡紫 薇忽然走上臺。開始,人們還以為,她是要跟他的丈夫、正在主持發布會的中央電視臺體育主持人張斌搭檔客串主持。沒料到的是,胡紫薇竟公開揭露張斌婚後行為 不檢點,這一突發事件使現場混亂失控。在人們驚魂未定之餘,她卻很有禮貌地繼續說到,在兩個小時之前,她知道了張斌還和另一位女性保持著不正當的關係。她 說,"明年是中國奧運的一年,中國人如果在價值觀上沒有自己的地位,那麼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同時她還指出:法國一位外交部長曾經說過,中國在能夠輸 出價值觀之前,不會成為一個大國。 胡紫薇大鬧央視體育頻道改奧運頻道的新聞發布會,已經成為近日網路最熱門的話題。

從表 面看胡紫薇大鬧央視,不過是一對主持人夫妻因婚變而起的八卦新聞,也有人引用胡紫薇提到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不會成為一個大國的話,便說一場有關價值觀和大國地位的討論似乎已經展開。其實理智地看,這既不是八卦新聞一笑了之,也未必就要引起價值觀與大國地位的討論;就事情本身而言,應該理解為一件與北京奧運直接相關的、且無備案可對的突發事件。正因為事情 出在體育頻道改奧運頻道的新聞發布會、與奧運直接相關的活動出現了令人詫異的突發事件,才如此令人關注,令人深思。人們不僅要問,在今後的的幾個月裡,這 類無備案可對的突發事件還會出現嗎?如果會出現,能比這更嚴重?影響力更大嗎?我們把北京奧運的背後的現狀進行一番梳理,或許情況比我們想像的還嚴重。這 就意味著,北京奧運並沒有充足的理由使人們相信,那些與奧運相關的風險已經有效地規避了。

在奧運的歷史上,在一個處於分裂的國家舉辦奧運會大概有三次:慕尼黑、漢城和這次的北京。就慕尼黑和漢城奧運會而言,雖然分裂所引起的矛盾並不足以帶來巨大的風險,但最終風險還是發生了。這就是發生在第 20屆慕尼黑運會上殺害以色列運動員的恐怖事件,和第24屆 漢城奧運會前航班爆炸事件。前者倒是與國家分裂的關係不大,後者與分裂的關係當然是不可分割的。雖然國家分裂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出現暴力風險,但漢城奧運會 的航班爆炸確實與國家分裂的政治衝突直接關聯。而中國在國家分裂這點上,與上述兩個國家有著相似的狀態。台海問題的走向如何?入聯公投會帶來什麼樣的後 果?大陸的應對如何?強硬還是緩和?武力還是談判?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變數會導致事態的惡化?西藏問題,新疆問題,民運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很難定論,雖是麻 煩,未必致命。當然,要想成心捅出大亂子又當別論。

真正能引起人們不安的,會把奧運與風險聯繫在一起的,則是那些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問題;這些問題世界各國所見不多,在中國卻時時刻刻在發生著。而這些問題無一不是能導致突發事件,甚至引發民變。以信訪為例--這是一個標準的中國式問題,其上訪人數競高達 40萬!在法制不健全,在司法不公正的情況下,信訪制度成為一大中國特色,成為基層民眾的最後選擇,所謂的上訪、告狀即是。信訪大軍的形成,在中國已是多年歷史。到北京告狀,也許就是這些上訪人士絕望中的唯一希望,京郊著名的上訪村就由此而來。雖說07年底北京官方拆掉了上訪村,但問題就因此而解決了嗎?上訪人員就消失了嗎?當然不會。我想政府也不至於對這些弱勢群體下重手,來個關、管、殺吧?既然問題擺在那裡,會引出什麼樣的亂子,現在說什麼都太早了。但這裡隱藏著風險,我想大家會認同的。

此外,還有類似於上訪問題的其他事件,其突發性、風險性遠勝於 此,那就是所謂的群聚性事件。這些事件的來源,以下崗工人和失地農民為主體。比如曾經發生過的漢源事件,其起因就是水利建設佔用農民土地,因賠償不公而引 發的。還有那些本來就是突發性的事件,--比如礦難之類。這些問題無一不是中國特有的問題,並深深地根植於我們體制的弊端上。要想解決,絕非一日之功。對 於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用鐵的手段能壓制下去嗎?過去也許可能,現在卻是太難。我們不是要辦奧運麼?辦奧運就是要招徠四海來賓,就是要吸引全世界的眼球, 看我繁榮,揚我國威。當然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而不是閉關鎖國,更不能暗箱操作。就來賓而言數以萬計,更不用說還有全球的各大媒體, 3-4萬 的記者。而這幾萬記者當中,有權採訪奧運會的有證記者就有萬人之多,而其他的記者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在奧運期間他們還有權採訪其他願意接收他們採訪的普通 人。這對一個習慣於新聞管制的國家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新問題。在中國歷史上記者來得最多的莫過於兩千人吧,那是在八九年戈爾巴喬夫訪問中國的時候。而這次 奧運來訪的記者,竟是當時的數倍乃至十幾倍。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任何突發事件,都將會成為全球的焦點,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問題,而這恰好是問題的難點所在。 媚外壓內是中國政治的傳統,中國政府並不怕事件本身,只要他能壓得住,他才不管你突發還是緩發。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又如何壓法?但這張面子他又丟不起。

如果這些問題在一個開放的國家,或許就算不得什麼。麻煩的是, 我們早已習慣於自我標榜的宣傳,從無面對開放的、敢於批評政府的媒體的經驗。對於國內眾多的媒體,中國政府就是老闆,你想打壓就打壓,你想開除就開除,這 些都難不到官方。照出版署柳斌傑的話說,多用點智慧,意思是我黑辦了你又不露痕跡。對於境外的媒體和記者呢?那就不是可以隨意打壓和開除、更不是隨意可以 修理的問題了。最讓人頭疼的還不止這些,因為問題的嚴重性並不在於突發事件的出現,而在於中國政府並不清楚在此期間究竟在何時、何地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 而事實上發生突發事件的社會環境卻在那裡候著。對於任何一個大型集會,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比如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公園爆炸事件。但只要應對得 當,不引起災難性後果,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故而已。但我們的政府能有這樣的平常心嗎?從周恩來的外交無小事起,我們在國際交往上能就事論事地不往政治上 靠?何況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國際交往,不靠也難。其實突發事件的出現並不可怕,也未必一定就成為風險。而對於突發事件的心態、處理方法才是規避風 險的關鍵所在。中國政府最輸不起的就是那張政治面子,一旦突發事件出現,他就會從嚴從重,不惜代價的打壓,不顧一切的掩蓋,這種橫行霸道的做法,真不知道 會鬧出什麼樣的風險來。就當下來說,已經形成態勢的通膨,股市、樓市的泡沫,涉及的人之多,投入的資金之大,一旦出現問題,那將是無人能收拾的大亂局。而 這個風險恰好正處在奧運到來的這幾個月裡。你說不是通膨也好,結構性的問題也罷,遁詞而已。民眾的基本生活過不下去,不是哪個經濟學家出來說說就能餬口活 命,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對民眾來說吃飯更是硬道理!從胡紫薇事件的突發性,看奧運可能出現突發性事件的可能,中國政府能否認清問題所在,並理性、妥 善地處理這些問題,萬不能做促使突發事件成為壓死駱駝的一根稻草的蠢事,這才是規避北京奧運風險的關鍵。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世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