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能否把房價調下來

央行昨天公布的今年四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居民購買住房意願降至歷史次低水平。調查的7個大城市除廣州和重慶外,居民的購房意願均較上季度下跌,其中北京、天津降幅最為明顯,分別較上季度下跌7和3.5個百分點。從居民家庭收入結構來看,中低收入家庭購房意願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而降低,但高收入家庭仍有較強的購房衝動。(12月21日《京華時報》)

  顯然,居民購買住房意願降至歷史次低水平,與央行多次上調存貸款利率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是貸款利率的上調,讓一些購房者對貸款心存敬畏,購房意願大大減少。但是,央行不能把居民購買住房意願的下降當作是自己的政績,居民購買住房意願下降,只能說明居民的收入在房價面前仍然偏低,居民買不起房。央行應該把住房價格降為歷史次低水平甚至是歷史最低水平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房價下降了,居民能夠承受得起了,央行說起居民購買住房意願降至歷史次低水平才可以理直氣壯,否則,這個調查就沒有多少現實意義。

  我們必須看到,居民購買住房意願的下降,並不意味著居民對住房需求的下降,也許,居民的住房需求反而有所上升,只是在高昂的房價面前,很多居民感到無能為力,買不起房,自然導致了購房意願的下降。換句話說,居民購買住房意的下降,是居民收入偏低的一個特徵和體現。如果收入高了,能夠買得起房子,居民購買住房的意願還會下降嗎?央行不是調查說,那些高收入家庭仍有較強的購房衝動嗎?顯然,居民購房意願下降,實際上代表的是購買力的下降,收入的下降。

  今年以來,央行六次上調存貸款利率,這加重了那些已經辦理按揭貸款買房的購房群體的經濟負擔,由於月供大幅增加,超過了一些購房者的預期和承受能力,結果被房子套牢,被按揭貸款套牢,他們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後悔當初的買房衝動。這些購房者的遭遇,成為準購房者的前車之鑒,很多人擔心,自己一旦買了房子,也會重蹈覆轍。加上貸款利率之高,早已超過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他們哪裡還敢再奢談什麼買房,沒有了購房的想法,購買住房意願自然也就跟著下跌。

  而據國家發改委11月份房價指數統計,11月份,我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10.5%,新建商品房中,經濟適用房、普通住房和高檔住房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9%、12.8%和13.5%。居民實際收入與房價是此消彼漲,加上貸款利率上調,差距進一步拉大,居民哪裡還敢買房子,哪裡還能買得起房子?據央行表示,人民銀行今年第六次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是為了緩解國內物價水平的上漲壓力、發揮價格槓桿的調控作用。然而,央行的價格槓桿調控作用對樓市似乎無效,雖然說深圳出現了房價下跌,但那是開發商玩的"先提價,再降價"的遊戲,房價看似下降了,但與之前相比,價格仍然處於高水平位置,房價實際上並沒有下跌。

  央行的調查告訴我們,在通貨膨脹面前,在高昂的房價面前,居民的購買力大幅下降。居民購買住房意願降至歷史次低水平,既不是央行的政績,也不是央行的功勞,央行不能引以為豪,相反,更應該引起反思,如何發揮價格槓桿作用,制定科學合理的調控政策,在將居民的購房意願"調"下來的同時,也能夠將房價調下來,這樣,才能顯示出價格槓桿的作用,也才能體現央行的政績。(墨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