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納西州泛德堡大學醫療中心的鄭葦率領、該中心華裔教授舒曉鷗、洛杉磯加大的劉思敏等十餘人,日前發表食用米面與糖尿病機率問題的報告,在華人小區引起對傳統主食與健康的關注。
舒曉鷗指出,現有的報告僅能說明多吃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面與罹患糖尿病的高機率確有關聯,但目前的研究仍無法斷定一定是碳水化合物造成的。華人不必因此談米色變,關鍵是適量食用,並注意飲食平衡。
在「內科檔案」醫學期刊發表的該項報告指出,多吃米面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易使華裔婦女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險。
這個首次對華人婦女飲食與糖尿病關係所做的研究,使不少華人擔心吃米飯會影響健康。
舒曉鷗指出,該報告針對上海六萬多華人婦女多年的飲食和健康追蹤調查得出的結論,它的重要意義在於指出多吃米面是糖尿病的高危險因素,但報告無法確定糖尿病就是米面中的碳水化合物造成。
該團隊本來受國家健康研究院(NIH)資助,在華人婦女中進行癌譜(cancer spectrum)的追蹤調查,米飯與糖尿病的關係是研究中的一項發現。
研究發現,吃米飯較多的女性,患糖尿病機率也隨著增加,多次追蹤調查中都得出類似結論。
但研究人員也感到困惑的是:米飯一直是華人的主食,過去華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並沒有特別高。研究仍需探討的是,多吃白米又患糖尿病的華人婦女,是否有其它因素的干擾才罹病?
總之,米面、馬鈴薯和其它精緻食品攝入過多,會增加罹患糖尿病機率。而肥胖缺乏運動,也是激發糖尿病高危險因素。
舒曉鷗建議,平衡飲食、增加運動、保持適當體重,仍是控製糖尿病的最佳方法。如果每天攝入的白米不超過250公克,加上運動、保持體重,以吃米飯為主食的華人仍可避免糖尿病發病。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多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