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究竟失敗到什麼程度?中國社科院前年發布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表述得清清楚楚:77.8%的公眾對教育的總體情況「很不滿意」、「不太滿意」,總體滿意度分值僅為35.28分(60分為合格),僅4.1%的公眾表示「很滿意」 和「比較滿意。」其中,作為直接受教育者的學生,對於教育的總體滿意度最低。網上調查的結果也大同小異。比如,搜狐網的調查結果是:認為教育基本成功的,佔2.0%,認為成功和失敗並存的,佔18%,認為教育完全失敗的,達79%。
面對如此失敗的教育,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總是選擇性地失明,甚至文過飾非,歌功擺好。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就多次重申「中國的教育是成功的」,證據是培養了很多人才。
王先生的怪論得到的抨擊多如牛毛,附和者寥若晨星。在王先生這邊,該是渴望有個人來為他撐腰打氣吧。這個人真的出現了,且夠得上重量級,他就是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
近日,這位楊老先生,不顧80多歲高齡,不遠萬里,來到武漢,在華中科技大學表示,10年至20年後,中國肯定有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9月8日的《長江商報》)
想一想,遭到圍追堵截的王先生對楊老先生該是何等地感激涕零!楊老先生的預測,不就是在肯定中國的現行教育嗎!沒有教育的成功,10年20年後,中國哪能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
正因為如此,有人聞風起舞,無視我國教育的嚴酷現實,對以摧殘人為己任的中國教育的馬屁言論近來火熱得很。尤其在看了楊瀾主持的一檔家庭教育電視節目,我更感覺到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楊老先生縱使貴為諾貝爾獎得主,也左右不了中國教育的苦籐上結出甜蜜的果子!一則很有趣的往事可以佐證。
1979年,中美互派教育考察團,對兩國教育進行評估。中國教育考察團的評估結果是:
美國學校:教室如市場,學校不重視文化課,而是非常重視音樂和體育等學科,特別是小學生的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非常受到重視。
孩子不遵守紀律,上課亂動,二年級了還不會背乘法口訣。
結論:20年後中國的教育必將超過美國。
美國教育考察團的評估結果是:
中國學校:孩子遵守紀律,非常勤奮,甚至一大早拿著餅,吃著飯去上學,晚上回家還有大量的作業。
結論:20年後美國的教育可能會落後於中國。
二十年後的2005年,情況如何?美國出了43位諾貝爾獎得主,174位知識型億萬富翁!其中包括比爾蓋茨,而中國出現的是王旭明先生筆下的「很多人才」,至於這些人才在哪裡?有什麼傑出貢獻?那是誰也無法考證的。
中美兩國的教育考察代表團,尚且有如此驚人一致的誤讀,足見楊振寧先生的預測,也僅僅是開給中國教育的一張空頭支票。
在「格式化」教育的體制下,我們的中小學是大學的「原料加工廠」,生產出「規格」大體相同的產品。這是一種病態的教育,惡性的教育,摧殘人的教育。
筆者也衷心祈禱出現奇蹟,楊老先生的預言成為現實,但是,套用一句老話:事實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楊老先生,您又何必充當那些文過飾非、歌功擺好的人的一丘之貉呢?要知道,您如此忽悠中國教育,影響了您的聲望事小,讓那些耽於虛幻的成功論者暫時意淫一番,也沒什麼好處,而影響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事大。(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面對如此失敗的教育,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總是選擇性地失明,甚至文過飾非,歌功擺好。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就多次重申「中國的教育是成功的」,證據是培養了很多人才。
王先生的怪論得到的抨擊多如牛毛,附和者寥若晨星。在王先生這邊,該是渴望有個人來為他撐腰打氣吧。這個人真的出現了,且夠得上重量級,他就是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
近日,這位楊老先生,不顧80多歲高齡,不遠萬里,來到武漢,在華中科技大學表示,10年至20年後,中國肯定有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9月8日的《長江商報》)
想一想,遭到圍追堵截的王先生對楊老先生該是何等地感激涕零!楊老先生的預測,不就是在肯定中國的現行教育嗎!沒有教育的成功,10年20年後,中國哪能出什麼諾貝爾獎得主!
正因為如此,有人聞風起舞,無視我國教育的嚴酷現實,對以摧殘人為己任的中國教育的馬屁言論近來火熱得很。尤其在看了楊瀾主持的一檔家庭教育電視節目,我更感覺到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楊老先生縱使貴為諾貝爾獎得主,也左右不了中國教育的苦籐上結出甜蜜的果子!一則很有趣的往事可以佐證。
1979年,中美互派教育考察團,對兩國教育進行評估。中國教育考察團的評估結果是:
美國學校:教室如市場,學校不重視文化課,而是非常重視音樂和體育等學科,特別是小學生的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非常受到重視。
孩子不遵守紀律,上課亂動,二年級了還不會背乘法口訣。
結論:20年後中國的教育必將超過美國。
美國教育考察團的評估結果是:
中國學校:孩子遵守紀律,非常勤奮,甚至一大早拿著餅,吃著飯去上學,晚上回家還有大量的作業。
結論:20年後美國的教育可能會落後於中國。
二十年後的2005年,情況如何?美國出了43位諾貝爾獎得主,174位知識型億萬富翁!其中包括比爾蓋茨,而中國出現的是王旭明先生筆下的「很多人才」,至於這些人才在哪裡?有什麼傑出貢獻?那是誰也無法考證的。
中美兩國的教育考察代表團,尚且有如此驚人一致的誤讀,足見楊振寧先生的預測,也僅僅是開給中國教育的一張空頭支票。
在「格式化」教育的體制下,我們的中小學是大學的「原料加工廠」,生產出「規格」大體相同的產品。這是一種病態的教育,惡性的教育,摧殘人的教育。
筆者也衷心祈禱出現奇蹟,楊老先生的預言成為現實,但是,套用一句老話:事實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楊老先生,您又何必充當那些文過飾非、歌功擺好的人的一丘之貉呢?要知道,您如此忽悠中國教育,影響了您的聲望事小,讓那些耽於虛幻的成功論者暫時意淫一番,也沒什麼好處,而影響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事大。(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楊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