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專欄】基督教的神學爭論是如何引起的?
基督教通過早期教父的神學論證得到大面積傳播,爭論也因此無休無止。當希臘哲人被猶太人保羅及其追隨者引入基督教之後,辯證的辯論方法無可避免地就被帶入原本要求多履行少爭論的基督和保羅之「信、望、愛」式修煉中,演變為教會博士的教父神學。奧里根、德爾圖良和奧古斯丁都是著名的護教學者。
希臘教父最著名莫過於奧里根了。他雖熟知希臘哲學,卻不折不扣地遵從《聖經》道德教誨,修信過激,曾揮刀自閹而失神職。教會神學理論化從奧里根開始。他用新柏拉圖主義和新斯多噶主義的學說首創基督教的神學理論,使基督教義可以通過講課授知的方式加以傳播。羅馬帝國的皇后都聽過他宣教。奧里根於公元3世紀上半期開始理論化地宣講基督教義,著《原理論》和《駁凱爾斯》,著重論證的基督教神學原理有:1、上帝和三位一體論:上帝是惟一的,卻分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位;2、創造論:上帝並不直接創造物質世界,直接創造的是無形的「靈魂」,靈魂由高到低的選擇產生:天使、魔鬼、天體、人體……;3、人、魔只要擇善棄惡,個個都能得救。奧里根主義引發基督神學論爭。
德爾圖良是羅馬教會的第一個護教學者。他比品行自幼優異的奧里根年長25歲,卻35歲才由一個花天酒地的異教徒皈依基督教,據說是為基督徒視死如歸的精神感染和被基督教的驅逐魔鬼的神力吸引。德爾圖良受過希臘和拉丁文化的雙重教育,親斯多噶主義,擅長訴訟、善於辯論。篤信基督教後,他一方面推崇《聖經》的真理,輕視文化知識的道理;另一方面咄咄逼人地以神(悟)性貶低理性,把不信仰基督的人都當作敵人。他的護教論著《取締異教徒》、《反赫莫根》、《反猶太人》等,看題目都能讓人嗅到火藥味。他宣傳的神學教義主要是:
1、上帝的三位一體是上帝的「道」,借童貞女瑪麗亞感受聖靈懷胎而出世為肉身人(此說法得到尼西亞宗教會議的正式肯定)。2、上帝和道先存在,從無中創造物質世界;上帝是「最細緻的」、「最純潔的」、「最光明的」和無法如實表述的一個「物質的」形體。3、真理就是「對上帝的認識」,惟有依靠人的靈魂感應和信服教會才能得到;他說:正因為不可理喻,所以才相信;凡事先信仰;「除了信仰之外,別無他求」;「哲學家的思想淵源於魔鬼」、「哲學家的學說原來就是魔鬼的理論」,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是「糊塗人領糊塗人、瞎子領瞎子」;信上帝為善,不信為惡。4、捍衛基督教,勇於鬥爭:尼祿是上帝的「頭號敵人」;「反對一切異教徒」的偶像崇拜、異端邪說和罪惡教唆;抵制異教徒的邪惡要堅貞不屈,「雖然肉體被囚禁」精神卻在遨遊中打開了「通向上帝的道路」,苟安是一個不可饒恕的罪行;基督徒「遭受殺戮,說明我們得到勝利」,「基督徒的血是種子」。5、復興羅馬道德風尚:婦女亮臂露面是「魔鬼的櫥窗」;婚姻是上帝容忍的小惡;夫妻一對一,身體權不在己;婚姻只一次,續弦、再嫁全屬重婚罪。
奧里根溫和地修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信眾甚多教會卻責難不已。德爾圖良由敗德到守德再到脫離教會而加入基督教的摩泰教派隱居修行(宣傳千年王國和耶穌再臨的預言,為此做準備),修願過激,卻為教會諒解和厚愛。為了不霧裡看花地簡單地跟著科學學者的「神秘主義」和無神論者的「朦昧主義」的評判走,我們應當清楚奧、德兩教父當時面對的羅馬帝國的社會情形:公元二世紀下半期和三世紀初期,對基督教的迫害還在進行(雖然早已沒有今日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嚴酷),羅馬街頭巷尾沒開光的神像跟人一般多卻不能讓男人規矩、女人止淫,擋不住婚外性誘惑,希臘各種哲學的論辯推動著重知輕德和懷疑主義的世風……如此社會背景下,奧里根修信斷命根和德爾圖良修願不知蹤影,他們言行一致地遵從聖經和認認真真地教導他人,是在盡一個文化修煉人的社會義務,今人用神秘、迷信、朦昧等邪詞遮蓋他們挽救羅馬帝國敗壞的賢德,心地很不好。
奧古斯丁是早期基督教最傑出的教父哲學家,宣教時間主要在公元四世紀下半期和五世紀上半期,其時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已無迫害並備受尊崇,還成了國教。奧古斯丁從小受父親的影響,沒有接受母親虔信的基督信仰,16歲就嫖妓還與有夫之婦私通,喜歡惡作劇,典型的不良少年。17歲他去迦太基學修辭和哲學,沉醉於迦城的腐敗世風中,自述「菸酒和情人把我團團圍住」,很快和女子同居並有了孩子,並入了宣揚心善身惡的二元論摩尼教,對一般聽道者的旺盛情慾表示理解,奧古斯丁獲得了向善和行惡的心理平衡。後來他去羅馬和米蘭講學11年,期間只與亞里士多德的實體論握了一下手,卻與柏拉圖的理念論成了親(由此認可了上帝的存在),通過新柏拉圖主義的流溢論認識到上帝是至善的精神實體,惡是善的缺乏是人的善性必須排除的意願。從此他開始了新生活:解除婚約,辭去教職,閉門思過半年決定絕肉體私慾,愛天主基督。奧古斯丁偏重修愛。
博學的奧古斯丁成功地用柏拉圖哲學討論各種神學問題,闡述基督教義,創建起被稱為奧古斯丁主義的教父的基督教哲學(名著是《懺悔錄》),不再像以前的教父將哲學溶在神學中。他有專門的神學論著(名著是《上帝之城》)。關於奧古斯丁的思想很多研究,這裡只將其哲學和神學簡要地綜合一下:1、信仰基督是善的選擇:善是絕對的,上帝是至善;人妄用自由而犯罪作惡,受奴役是公正的處罰;愛俗世入地獄,從教會上天國;教會是上帝之城,教權高於皇權。2、上帝是真實的存在:上帝是完滿的、永恆的聖父、聖子、聖靈三位光,而非三光;創造時間,為心靈的期望、注意和記憶;宇宙的秩序、萬物的等級和人內心的思辨可以證明上帝的存在。3、信仰即知識:知識是關於上帝的知識,所有現象和事情的惟一原因都是上帝,包括下雨;研究自然是人「理智上的傲慢」罪過;帶著愛心,瞻望上帝之光,才能認識真理;「信仰在先」(「是理智的途徑」),「理智在後」(「是信仰的一種報酬」),「信仰為了理解」。這些思想迄今還影響著基督教。
跟佛教徒禪定的修煉形式不同,基督教徒往往是在山野中或教堂裡祈禱。知行合一的「信、望、愛」修者,在虔敬和純淨的心境中身體充滿能量(神功):具有高情感智能——心高志遠,意志堅定,可慧眼看天上世界的景象和未來社會的演變。《耶穌傳》在「12門徒」那節,描繪耶穌給12人能量的情景:他一邊說「天國之門已經打開,聖光已經降臨到你們的頭頂上。看哪,你們身上充滿了聖靈!」一邊雙手向兩側慢慢揚起,手指微張,掌心傾斜地半指向上天,半傾向門徒,像是在輸送上帝之靈光給那些門徒……在門徒之間形成了一個熱團。早期使徒學著保羅「信、望、愛」修的榜樣,很多都能感應到「聖光」、「聖靈」注入體內的「熱團」,真的相信「天國之門已經打開」,因而不畏迫害,勇於傳教,體悟得到難以言表卻真切知道的大智慧。所以「基督徒的血是(傳播的)種子」。
基督教不可遏制地傳播開來,從文盲階層到文化階層,就有了教父和教會。基督教會的神學爭論也因為不同哲學或不同教父的解說無休無止,直到現在。
- 關鍵字搜索:
-
【唐
來源: 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s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