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反腐展覽會引誘人腐敗

北京舉辦反腐倡廉展覽,以警戒官員保持清廉。有評論說,實物展覽會讓人羨慕腐敗。

這次名為全國檢察機關懲治與預防職務犯罪展覽在軍事博物館舉行。展覽中顯示葡萄酒杯、美腿和高跟鞋的圖片發出警告,要官員避免腐敗墮落。展出旨在展示中國政府的反腐決心。

官場腐敗被中國媒體說成是"利用職權犯罪"。展覽對罪行舉行了分類:利用審批權犯罪、利用司法權犯罪、利用人事權犯罪、利用執法權犯罪等。

展覽還具體展出圖片700餘幅,實物120餘件,文字50,000餘字,重大典型職務犯罪案例72個,預防實例14個。

展覽在中共17大召開前舉行,中共領導人急於向公眾顯示他們認真反腐的決心和行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反腐事關中共的"生死存亡"。 

實物誘惑

最近中國官方公布在今年上半年,將近5,000名黨的和政府官員以為貪污公款而受到處罰。

而按照有關當局部署,中國各地也將安排規模不等的類似反腐敗展覽。海南省海口市原公安局副局長趙林貪污受賄案發後,趙林的受賄別墅被當局作為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展覽館。

在此之前,福建廈門還將被中國政府通緝的商人賴昌星的"紅樓"作為反腐教育展覽館。瀋陽也舉辦過"慕馬腐敗案"的贓物展覽。 

據報,類似的實物展覽場面火爆,公眾和官員爭先觀看。有評論認為這類實物展覽不但不會起到警示作用,反而會令人羨慕腐敗分子的奢侈,甚至讓一些人為自己腐敗找到藉口,甚至從展覽中獲得啟發。

原因和惡果

有評論認為,許多人觀看了反腐實物展覽後不僅不痛恨腐敗行為,反而萌生羨慕。因此有人認為不應該只讓人們只看到腐敗分子的腐敗享受一面,更應該讓人們看到他們最後的悲慘下場。

評論指出,腐敗表現(案例及實物)的展覽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反腐敗教育需要系統分析腐敗的根源,特別是制度上的漏洞和結構性原因,也需要全面總結腐敗對國計民生造成的影響。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