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落枕嗎?試試推拿治療

凡頸部位肌肉勞累、受寒等原因引起頸項疼痛症狀者,謂之失枕,本病往往因睡覺時頭部姿勢不良而發病,故俗稱"落枕",發病輕者2∼3天自癒,重者疼痛、活動明顯受限,可延至數週不癒。

落枕常見症狀為頸、肩背部疼痛、僵硬,伴隨頸部運動障礙,患者常常保持一個可以減輕疼痛的特殊姿勢,有的患者還伴有頭痛、頭脹、失眠、食慾差和情緒煩躁等症,治療多選風池、風府、大椎、肩中俞、肩井、曲池及頸項肩背部阿是穴。

下面介紹一下本病治療中常用手法:

按揉法:用掌根、掌側面或手指面按壓體表,手腕盡量放鬆,帶動所按部位的皮下組織作小幅度的迴旋揉動;

平推法:多用拇指或掌根部施以一定的壓力,作單方向的移動;

擦法:用手掌緊貼皮膚,稍用力下壓並做直線往返摩擦,產生一定的熱量。

拿法:用拇指與其餘手指逐漸用力挾持肌膚,用指面著力,不要用指端。

前述這些手法應用到本病中,組成基本療法:按揉肩中、肩外俞,出現酸脹感時,讓患者緩慢轉動頸項;按項背及肩背部,待肌肉僵硬、緊略為緩解後,配合頸部屈伸、側屈及左右旋轉的被動運動;於拿風池、風府及肩井部。瞭解了以上內容,您就可以試著進行治療了。

落枕因勞累、扭傷所引起者,發病急,頸項疼痛較嚴重,見一側肩部疼痛、緊,頸部不能活動,坐立不安,影響睡眠,治療時在基本療法上加擦法和濕熱敷;

因受寒或出汗當風引起者,可見頸項肩背部酸痛,局部肌肉僵硬,怕冷,頸部活動受限,治療時在基本療法上加按揉風池、肩井、曲池部,疼痛嚴重者加擦法和濕熱敷。

對於平時體質虛弱,發病較緩慢者,除有頸肩部疼痛、發緊,活動不利的表現外,還伴有頭暈、耳鳴,腰膝疲軟等症,治療時主要推風池、風府、大椎、肩中俞、肩外俞,拿肩井部、合谷穴,按揉腎俞穴,加擦腰部。

對於本病治療和預防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1、按摩手法必須柔和,切忌運用粗暴蠻力,被動運動要在生理範圍內在病人能忍受的程度下進行。

2、枕墊要高低適中,不要睡高枕。

3、避免長時間側頭視物(看電視),低頭看書等。

4、避免露臥當風或長時間地坐在電扇、空調下,尤其避免出汗時突然進入開著空調的房間。

5、本身體質虛弱者,中醫稱腎虛。腎虛容易發生各種疾病,故平日鍛練身體、增強體質是防病治病的關鍵。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