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筷子

用筷子吃飯,方便靈活,簡單實用,它本是中華民族的發明,亞洲有些國家也用筷子 ,那是從我國傳過去的。

筷子,古代稱之不「箸」或「筋」。我國人民使用筷子的歷史,大概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代,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載:「紂為像箸,而箕子唏」,是說商代最後一個君主紂王,用珍貴的象牙做筷子,官任太師的箕子,得知此事,甚為惱火,於是發出唏噓的嘆息。不過,直到後來的春秋戰國,還不是只用筷子進餐,《禮記·曲禮上》說:「黍毋以箸」。是講,吃黃米飯時用匕舀,比用筷子更方便。這表明,當時人們吃飯,是箸與刀、匕並用的。此外,《左傳·宣公四年》還記載著這樣一件事:楚人獻黿於鄭靈公,鄭大夫子公「食指」大動,便對子家說,「食指動」是表示即將吃到美味。後來,鄭靈公知道子公的這些話,在召集貴族分享黿羹時,為使子公難堪,卻故意不給他吃。子公大怒,遂「染指於鼎,嘗之而出。」這一史實,使我們瞭解到,當時即便在上層人物舉行的宴會中,除了使用「箸」一類食具之外,同時也以直接手抓的方式來進食。所以在《禮記·曲禮上》中,還有這樣的記載 :「共飯不澤手」,「毋摶飯」,是說與人共餐,不能用帶汗垢的手去抓飯,也不能用手亂摶飯。我國人民從漢代開始才較為普遍地使用筷子,在一些古籍中,不僅記載著許多漢代用「箸」的故事 ,而且在漢代一些學者的著作中,還以「箸」為喻,闡發哲理,如王充在《論衡》中說:「以箸撞鐘,以筳擊鼓,鐘鼓不能鳴者,撞之者小也。」王充是用人們習見的「箸」來說明他的思想,更易於理解,似可證明東漢年間用「箸」已成生活之常事。

古代的「箸」,後來又怎麼叫起「筷子」來了呢?據明陸容《菽園雜記》載:「民間俗譯,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行舟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和‘幡布’為‘抹布’」。由此看來,「箸」改稱「筷子」,是因民間在口語中講究忌諱,從江浙一帶船工那裡傳出來的。明李豫亨在其《推篷寤語》中還對此作了補充,他說:「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今流傳之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快子’者,忘其始也」。可見「筷子」一名,在人們頭腦中已如此根深蒂固,就連讀書識字,博古通今的「士大夫」者流,竟然也「忘其始」了!

筷子是我們祖先所創造的燦爛文明的產物;它將以中華民族所固有的良好習俗而永世留傳。

本文留言

作者呂英凡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