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人專欄】小小的「感謝卡」扇了誰的耳光?

作者:天人  2007-04-12 23: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據大陸《新華網》4月12日報導:長春市一位老人自行印製「感謝卡」發給公交車上的讓座者,並希冀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激活」人們的美德。那麼,老人的願望能實現嗎?
「朋友:謝謝您!您讓出了自己的座位,奉獻了尊老敬老的一顆愛心。您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弘揚了雷鋒精神,體現了做人的高尚品格。您的行動,證明了您心地善良,無比高尚,是一位有道德、有文化、有覺悟的好人,值得我和大家向您致敬,年輕人向您學習。祝您天天向上,身體健康!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這是一張「感謝卡」的全文,吉林大學學生王坦日前就收到了這樣一張卡。據他回憶,那天他乘坐長春13路公共汽車時給一位70多歲的老人讓了個座,老人隨後從兜裡摸出一張「感謝卡」遞到王坦手裡,並輕輕地說了聲「謝謝」。「感謝卡」是一張長約14厘米、寬約10厘米的白色卡片。王坦驚訝地接過卡片,快速瀏覽了一遍上面的文字後,也對老人道了聲「謝謝」。

「這是我頭一回經歷這樣的事,讓個座還能收到‘感謝卡’!」王坦下車後對朋友感嘆。他決定將這張「感謝卡」好好保存起來,「看過電影《求求你,表揚我》嗎?裡面的範偉多可憐啊。好歹我也被一個陌生人表揚了,這張卡我一定得好好留著。」47歲的長春市民王淑雲同樣在不久前也收到了這樣一張「感謝卡」。從內容上可以判斷該卡與王坦收到的卡是出自同一作者的手筆,只是這張卡是粉色的。她回憶到:「那天上午我逛完超市後,坐62路公共汽車回家。當時車上人很多,我看到一位剛上車的老太太沒有座位。也沒尋思別的,就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她了。這時,沒想到的是,旁邊座位上一位70多歲的老爺子竟然給了我一張‘感謝卡’,他說這是代表老年人感謝我。」

過去一年裡,長春市公交車上隔三差五地便會發生讓座者收到「感謝卡」的事情。乘客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本是理所當然的事,就連小學生行為規範中都註明瞭「讓座」這一條,那麼為什麼還要對讓座者發「感謝卡」?發卡者更深層的目的何在呢?就在疑竇不斷產生的同時,長春市公交車上又出現了一種類似的「讚美卡」。卡的正面寫著:「讚美卡,長春市一個82叟(2007)。」反面:「萍聚朋友:你把座位讓給他/她,我從心底把你誇。一誇你的心靈美,二誇你的好爹媽。人人都來向你學,處處盛開文明花。文明花人讚頌,共鑄和諧大中華。」「那天我坐車收到這樣一張卡,倒把我弄得挺不好意思的。」日前收到「讚美卡」的市民王陽對記者說。

為揭開發卡老人的「廬山真面目」,1日下午,記者經多方聯繫,終於找到了家住長春市湖西路附近的劉寶豐老人。劉寶豐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今年77歲,是吉林省文化廳的退休幹部,平時喜歡和年輕人通信交友。面對記者,劉寶豐侃侃而談:「2005年老伴去世了,自己無聊時常出門轉悠,逐漸發現,現在的年輕人給老年人讓座的太少了。有一天,一位年輕人給我讓座後,我感覺僅靠一句謝謝是無法表達心意的,於是就萌生了製作‘感謝卡’的念頭。」於是,2005年5月的一天,在長春市13路公共汽車上,劉寶豐將第一張「感謝卡」發到一名30歲左右的年輕人手中,他至今仍清楚地記得那名年輕人當時驚訝的面孔和隨後發自肺腑的一聲「謝謝您」。
劉寶豐逐漸意識到,「感謝卡」承載的意義不僅僅是感謝,它更應對當代年輕人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於是,他又趕製了200余張「感謝卡」,將其分為白、粉、藍、綠四種顏色。「白色的送給男同志,彩色的送給女同志。」他解釋說。在近兩年的時間裏,他每次出行都將「感謝卡」夾在隨身攜帶的老年證裡,如今200余張卡已基本發盡。他感慨:「我發卡的時候,從沒有人拒絕接受過。最令我感動的是,一位女孩子接過卡之後直接夾在了書裡當作書籤。」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曾言:「南美亞馬孫河附近的一隻蝴蝶偶爾煽動幾下翅膀,就有可能在幾週後引起北美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颶風」——這就是後來被廣泛用於哲學界的「蝴蝶效應」。那麼,一張小小的「感謝卡」又能否引發「道德蝴蝶效應」呢?

儘管在「感謝卡」之後誕生了「讚美卡」,還有許多長春市市民自發組織「讚美行動」發出了數千張「讚美卡」,但這些舉動卻引來了旁觀者的眾說紛紜,相當一部分人對此並不買賬。長春某外企白領趙光明認為:「年輕人給老年人讓座應該讚美嗎?用‘感謝卡’就能教育人嗎?我覺得沒有必要。讓座屬於公德,是市民理所當然的素質,這不是美德,不需要去讚美。如果要用讚美來喚醒基本的公德,無疑從反面印證了我們現實生存環境中的道德缺陷。」 公交車司機秦楚對此也深有體會:「平常在汽車上不讓座的現象多了去了,除了年輕人不給老人讓座之外,乘客上車投假幣、殘幣,在車上隨處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等不文明現象更是家常便飯。這些事兒可不是一張‘感謝卡’和‘讚美卡’就能解決的。」

是啊,「感謝卡」雖是發給少數人的,但卻因多數人的行為而產生。小小的卡片對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更是一種折射:有些人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隨意穿行,人行道、過街天橋彷彿成了擺設;地鐵設有出站口和入站口,但總有人逆行;在公共場合,雖有「肅靜」的提示,但有些人卻旁若無人地大聲打著電話;面對「禁止隨地吐痰」的警示,很多人依然「吐並快樂著」……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無疑是在拷問國人的道德素質。我們不禁要問:大陸離文明社會還有多遠?

儘管「感謝卡」誕生於長春,但從全國範圍來講,類似的通過感謝、讚美甚至物質獎勵等方式來激發公民道德素質的事情並不少見。海南大學社會學教授詹長智認為:「在目前國人還沒有廣泛養成一種良好的公德行為習慣的情況下,一張‘感謝卡’也不失為一種積極的教育方式。但大家應該意識到,這種行為畢竟不是主流,依靠它來解決整體的道德素質未免有點杯水車薪。」記得前不久,北京有關部門做出決定,從今年2月起,北京市將每月的11日定為「自覺排隊日」,用來倡導文明乘車新風尚。真是悲哀,自覺排隊本應是文明社會公民的一種起碼的公共意識和生活習慣,但在現實生活中,在乘車、乘船、購物等公共場合,「加塞兒」現象卻時有發生。當自覺排隊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淪為一種「貴族運動」,當自覺排隊都需要投入全社會的力量大力倡導的時候,我們公民的道德素質也就可見一斑了。詹長智強調;「一個國家的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經濟發達程度是並行的,社會經濟由低到高的過程就是公民道德素質提高的過程。由於大陸目前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公民道德素質與文明社會有差距是必然的。」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教授漆思也認為,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更多的是將著眼點放在知識性和機能性方面,對與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投入的力度顯然不夠。另外,目前我國在公民道德意識方面還欠缺長效的約束和保障制度,這也是造成公民欠缺公德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公民道德素質的落腳點是教育和制度,它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感謝卡’的出現只是對它的暫時提醒。我相信隨著教育和制度的不斷完善,公民的道德素質也會不斷提高,‘感謝卡’屆時就會因沒有存在的必要而自然消失的。」

康德有言:「道德是對感覺的超越。」如果尊老愛幼等基本道德素質逐漸被個人利己感覺所稀釋,甚至要用感謝、讚美等方式試圖使它「復活」時,是否就意味著整個社會的集體悲哀呢?

共匪的「改革開放」政策實行了快30年了,可國人的道德水平卻沒有與GDP「齊飛」,反倒發生了大規模滑坡的現象,其速度足堪「與時俱下」、一發而不可收拾。究其原因,「老爺」們的「模範帶頭」作用功不可沒。君不見,「皇上」養「三英」;「諸侯」包「二奶」;軍隊開「妓院」;公安扮「匪徒」;稅務喝「民血」;工商欺「個體」……真是舉不勝舉、「百官爭艷」。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因此,百姓們亂穿馬路、隨地吐痰、大聲喧嘩、排隊加塞、不守信用等等都成了理所當然、「正當防衛」,至於強姦猥褻、偷盜搶劫、殺人放火也屬於「逼上樑山」、「不得已而為之」的「進一步」行為了。在這個社會大「前提」下,坐公交車不給老弱婦孺讓座自然就顯得很「正常」了,沒什麼大驚小怪的,而一旦有人打破了這個「局面」,當了一把「好人」,確實值得「表揚」。

如今,一張小小的「感謝卡」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和爭議。發卡的人心底坦然,而領卡的人倒是「受之有愧」。本來再平常不過的無足挂齒的舉「臂」之勞,卻需要頒給一面紙制「金牌」作為獎賞,這實在讓人感到扼腕。我想,什麼時候在公交車上有人讓座時,做到受者坦然、讓者無心時,久違的質樸民情就會重新風靡中華大地了。
明年就是2008年了,離共匪費盡心機爭取來的奧運會已經不到500天了。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屆時,難道就讓我們以如此面貌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嗎?如果把這張小小的卡片比做一片「板子」,您說,該扇向誰的顏面呢?
来源:原創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