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熊貓何時才不須再肩負政治任務

 2007-03-21 03: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林業局3月20日宣布選出送給香港的一對熊貓,預計5月1日前運抵香港,7月1日回歸10週年紀念日可以跟香港巿民見面。但港人反應冷淡,表現得不怎麼興奮。中國以熊貓作「統戰工具」三十多年,至今魅力大減,早前送贈臺灣的建議不了了之;澳門雖未獲贈送,但網路民調顯示市民並不希罕;美國的動物園也抱怨熊貓難養,或會將熊貓送回中國。

兩隻被選中的熊貓一雌一雄,林業局官員表示均是精挑細選,還指兩隻熊貓互相欣賞,彷彿將來一定會結成伴侶,可以在香港誕下小熊貓,以彌補現有的「安安」及「佳佳」一直無所出的遺憾。

「安安」、「佳佳」8年前剛到香港時,市民為之興奮雀躍,如今熱情減退,若非中央要送贈新熊貓,港人可能已忘記了牠們的存在。在整個熊貓挑選過程中,最興奮的就是香港政務長許仕仁一家,他們在四川臥龍被熊貓團團圍著,又抱又錫,場面雖然溫馨,但卻無法引起港人的熱烈回應。

同是回歸祖國的澳門回歸已經七年,一直未有獲贈熊貓,澳人不但沒有抱怨中央偏愛香港,反而對香港兩度獲贈熊貓表現得不以為然,據一項早前進行的網路調查顯示,56%澳門市民表示熊貓可有可無,24%表示並不希罕,只有20%表示十分期望澳門擁有熊貓,可見熊貓在一般民眾心中的地位不如想像般高。

前年國民黨前主席連戰訪問北京,獲胡錦濤建議贈送一對熊貓到臺灣,事件立即變成政治事件,在臺灣引起一場爭論,最後民進黨拋出「華盛頓公約」條款,指保育類動物輸出,必須要有輸出國和輸入國兩方簽署證明,民進黨認為中國大陸不會接受這種「國對國」的關係,而臺灣也不願意被矮化,因此熊貓到臺灣會有困難。

民進黨拋出的第二個理由是,站在保育立場,不少環保和愛護動物人士質疑熊貓是否適合在臺灣的環境生存,進一步婉拒大陸的「美意」,令熊貓無緣進臺灣門,事件至今不了了之,已再沒有人提及。

臺灣因為政治原因拒絕熊貓入境,但美國的動物園卻因為經濟原因嚷著要將熊貓送回中國。

美國現有四家動物園養有熊貓,分別是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聖地牙哥動物園、亞特蘭大動物園和孟菲斯動物園,熊貓總數共9只,全部都向中國租用。近幾年熊貓受歡迎的程度大降,令四家動物園每年在熊貓身上共虧損逾1000萬美元。

對這些動物園而言,飼養熊貓最大的支出是每年近100萬美元的租用費,如果熊貓在美期間生下小熊貓,平均每年租金增加60萬美元,而且在兩年之後要把小熊貓交還中國。除此之外,每個動物園還要每年另外支付100萬美元用於美國和中國熊貓研究和保護計畫,合約期一般長達10年,即租用一對熊貓的合約總價值約為2000萬美元。

熊貓可能是世界上最嬌生慣養的動物,照顧毫不容易。以亞特蘭大動物園的「倫倫」和「洋洋」爲例,動物園須派6名專人,每週6天穿梭於喬治亞州400戶自願家庭的後院,收割竹子供牠們享用,每天竹子消耗量約80公斤。亞特蘭大動物園原本在園內農場種植竹子,但「倫倫」和「洋洋」嘴刁得很,不肯吃。另外,動物園須派出4人團隊,24小時專門輪流伺候兩隻大熊貓。

1972年中國政府贈送熊貓「玲玲」及「欣欣」予美國,熊貓確實曾在美國引起熱潮,但現時熊貓魅力驟降,對租用的動物園門票收入只在頭3年有幫助,之後遊客大減,支出卻不能減,動物園於是大賠。該四家美國動物園正一起聯手要求中國調低租用費,若談判失敗,合約期滿後大部分美國的熊貓將會被送回中國。

熊貓的確是很可愛罕有的動物,被封為「國寶」當之無愧。70年代開始,熊貓被用作「統戰工具」送往國外動物園,其實有違保育原意,近年發展成可以租用,進一步違背保育原則。既然現時熊貓魅力大減,或許北京應考慮讓熊貓退役,不須再肩負政治或經濟任務,讓牠們回歸大自然,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下繁殖,把生命延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亞洲時報在線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