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德國之聲 中國還沒有形成公民社會

 2007-03-20 00: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中國兩會結束了,物權法的通過宣示著中國社會的變遷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法律的確認。「和諧社會」中這個社會將向什麼方向發展呢?中國是否已經存在公民社會了呢?德國中國問題專家黑伯勒教授再次對德國之聲談了他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中國正在逐漸形成公民社會的結構,但還不存在公民社會。」這是德國杜伊斯堡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托馬斯-黑伯勒的看法。一個獨立於國家的自主行動的社會只能存在於真正的民主體制中。

不過,中國政府早已認識到,它不可能管理所有的社會領域。因此,它鼓勵公民參與社會活動,並為此創造公民社會的構架:「國家允許並支持私有經濟的發展,同時允許知識界就中國未來展開討論,這也是公民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政府不僅允許,相關的討論甚至是在國家和共產黨提供的渠道展開的,比如報刊、因特網,當然,政府對此加以控制。中國政府還提倡地方實行所謂草根民主,允許村莊和居民區的自由選舉,而這實際上也是在為未來的公民參與做準備。」

在黑伯勒教授看來,大多數中國人缺乏參與意識,因為中國沒有這樣的傳統,而且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公民才會有參與的慾望,中國民權活動人士和環保積極份子姚遙不同意這種觀點:「如果說到公眾的參與意識,這是人的天性。而他缺乏的只是參與渠道。我們發現,只要我們嘗試一種可行的給公民參與的渠道,他們會天然自發地參與起來,無論是提供小的組織內部的競選嘗試,或舉辦多方座談會,普通公眾參與的積極性是相當高的。」

姚遙不久前成立了「守望家園」組織,目的是觀察並推動公民社會的形成。他舉辦競選、聽證或討論會,給公民提供民主的嘗試。

中國目前登記註冊的非政府組織達35萬家之多。其中大多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NGO,而是所謂的GONGO,也就是國家組織的NGO,而且大多數是職業、體育和文化協會。它們的活動比較自由。環保組織的政治敏感度則要高得多。它們經常受到地方部門的刁難。愛滋病活躍人士也被嚴格監控。地方政府不惜動用軟禁、逮捕的手段,以阻止他們發出聲音。剛剛在美國接受一項人權獎的高耀潔醫生就在不久前受到軟禁兩個星期,據說是中央最高層出面干涉,河南當局才允許她前往美國。

中國問題專家托馬斯-黑伯勒認為地方政府採取這類高壓手段的原因是:「我想,地方一級往往認為某些發展進程是針對他們的。壓制或限制民間活動的不是中央政府,而是地方當局。他們擔心非政府組織的活動是對他們的干預,擔心其既得利益受到損害,地方官員害怕突然成了公眾批評的聚焦點。我想,必須將地方政策和中央政策區分開來。」

不過,黑伯勒認為,中央政府也有它的底線,那就是共產黨的統治絕對不能受到挑戰。(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