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春運不漲?真的有必要感謝鐵道部嗎?

作者:趙來趙去  2007-01-12 02: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1月10日,中國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永平對外宣布:從今年起,鐵路春運火車票價格不再實行上浮制度。(1月10日中國新聞網)

「年年歲歲票相似,歲歲年年價不同」,每年如期而至的春運漲價早已將春節變成了不折不扣的「春劫」。根深蒂固的壟斷經營者面前,普通民眾既沒有討價還價「用手投票」的權利,也沒有另尋出路「用腳投票」的自由。於是,雖然民眾怨聲載道,但卻只能徒呼奈何。基於這樣一種背景,此次「春運票價不再上浮」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人紛紛為之鼓掌叫好、額首相慶。但是,我們真的有必要因此而感謝鐵道部嗎?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不上浮」並不等於「不漲價」。近幾年的春運漲價過程中,鐵道部都曾經劃定出一些「不上浮」的範圍,新型空調列車就是其中之一。按照鐵路部門的解釋,新型空調列車平時是使用折扣價銷售,春運期間雖然「不上浮」,但卻要「恢復原價」。這也就是說,想要得到車票,旅客依然要掏出比平時更多的錢來購買。到底還有多少車票是在以「折扣價銷售」,希望鐵道部在明確「不上浮」之後,先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千萬不要等到春運來臨才表示,大多數車票都是在「折扣價銷售」,因此需要「恢復原價」。果真如此,豈非欺世盜名、暗渡陳倉?

即使火車票此次真的不漲價,也完全沒有必要給予太多的溢美之詞。鐵路客運原本就帶有公益性特點,漲價與否應當徵求消費者的意見,以及遵循既定的法律程序。反對春運漲價之聲一直不絕於耳,春運漲價涉嫌程序違法也屢屢被人提及,春運不漲價本應成為一種常態,而鐵道部的表態顯然來得太遲了一些。其實,按照價格與服務對應原則,旅客購買了同等價錢的車票,理應享受到同等質量的服務,而囿於鐵路部門的實際能力,春運時的服務質量普遍大打折扣,這時候車票不但不應該上漲,反而是應當下降才對。即使我們不苛求春運車票降價,也完全沒必要把廉價的讚歌送給鐵道部。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個屢屢趁人之危劫掠錢財的綠林大漢突然洗手不幹了,有必要感恩戴德追著他表達謝意嗎?

早在2005年全國兩會期間,春運漲價就被全國政協委員王翔指為雙重違法:缺少價格聽證違背《價格法》,車票漲價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近年來,很多人大代表和法律工作者紛紛從經濟、法律以及政策等多種角度對春運漲價提出質疑,「維權鬥士」郝勁松無疑是其中頗具影響力的一個代表。然而在最近一次與鐵道部的交鋒中,他卻再次敗下陣來。

2006年12月1日,郝勁松狀告鐵道部春運漲價程序違法一案在北京市中院一審落判,法院當庭駁回了他的訴訟請求。雖然無數人都曾經指出春運漲價有違法律規定,但卻始終無法得到司法機關的認可。由此不僅給了鐵路部門隨意定價的自由,也使得他們可以任意挑選一個合適的機會拋出所謂「不上浮」來俘獲民心,普通民眾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一切,而沒有任何表達意願的機會。春運不漲價的結果當然是好的,但是沒有了法律的約束以及民意的監督,鐵路部門依然是在以個人喜好左右著票價的走勢,此次他們終於良心發現做出了「不漲價」的承諾,誰又能保障將來他們不會因難耐寂寞而發動更大的價格攻勢?

民眾一次次對準春運漲價開炮,並不僅僅只是希望得到「不漲價」的結果,而是希望藉此疏通民意表達渠道,藉助於法律武器同各式各樣的壟斷行業展開博弈維權。從這種意義上說,程序的正義其實比結果的公正更重要。現實的情況是,民眾雖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但在此過程中他們卻再一次被集體拒之門外。春運不漲價應當是壟斷行業處於均衡博弈下的一種常態,而不應該是其隨心所欲的一種施舍,多年的輿論炮轟、一次次訴諸法律,到頭來鐵路部門依然是和往年一樣高高在上地發布價格信息,這樣的博弈結局想起來就不免令人感覺沮喪,哪裡還有絲毫喜悅可言?(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