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撣邦與緬甸聯邦的恩恩怨怨

 2006-02-11 03: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撣族自稱傣族(Tai/Dai),意即熱愛自由的民族。

撣邦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1866-1948)稱為撣聯邦(Federated Shan States),起先由33邦聯合而成,後發展為34邦: 即21個撣(Shan)邦、7個德努(Danu)邦、2個巴歐(Pa-O)邦、1個佤(Wa)邦、1個布朗(Palaung)邦、1個巴東(Padaung)邦、1個果敢(Kokang) 邦。撣邦不隸屬緬甸本部。

在1946年3月20-28日,撣委員會(Shan Council)召開了第一次彬龍會議。次年1947年2月7日,撣聯邦眾土司與人民代表歡聚一堂,討論脫離英國統治後,撣邦如何獨立自主的國家大事。大家取得共識,齊心要求:

-英國交權給撣委員會。


-解散英國行政長官為首的聯邦委員會(Federal Council)。

-成立為包括7位撣土司與7為人民代表在內的撣聯邦委員會(Shan States Council)。

電臺公布了該決議案後,緬甸本部(Burma Proper)的緬族領袖昂山將軍(General Aung San)以及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AFPFL(Anti-Fascist People's Freedom League)等歡喜不盡,他們受邀趕來參加2月3-12日召開的第二次彬龍會議,以便所有獨立自主邦聯合起來,共同向英國爭取聯合獨立。

撣邦土司聯合其他土族代表,與緬甸本部終於在2月12日達成了「彬龍協議」(Panglong Agreement)。其中最重要點是:所有邦都享有自治權、民主、人權。

撣聯邦委員會本來在2月11日已制訂了「撣國歌」與三色白圈「撣國旗」,並定2月7日為撣國慶節(Shan National Day)。簽了彬龍協議後,在2月15日,撣聯邦委員會改稱為「眾撣邦委員會」(Shan States Council),選昆班星 (Hkun Pan Sing)為主席,積極向英國爭取緬甸聯邦聯合獨立。在1948年獲得緬甸聯邦聯合獨立後,撣邦政府主席召宏發( Sao Hom Fa)頒令,把2月7日「撣國慶節「改名為「撣邦節」(Shan State Day). 縱觀緬甸聯邦之獨立史實,令人明顯感到:若2月7日的「撣國慶節」(獨立後改為撣邦節)沒有具體討論了現代撣邦的藍圖,就不會有撣邦、眾土族領袖、緬甸本部共同簽署的2月12日彬龍協議。如果彬龍協議沒有同意眾土族人民擁有民族平等權與自決權,也萬萬不可能有1948年元月4日聯合獨立的緬甸聯邦(Union of Burma)--在現今聯邦土地上,屹立的不是緬甸聯邦,而是眾多小國小邦。

讓我們再看看聯合獨立後的緬甸聯邦情況:

-獨立後,大緬族沙文主義野心家大權獨攬,緬軍惟我獨尊,他們動不動就對眾土族大軍壓境。緬甸聯邦成立以來,緬族與非緬族眾邦一直都在吵吵鬧鬧。

-1962年3月2日,奈溫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議會民主制度,廢除聯邦憲法,悍然建立了軍人獨裁統治。

-沒有了聯邦憲法,等於緬甸聯邦壽歸正寢。眾土族認為緬甸本部已不是聯邦夥伴,而是外來太上皇,緬軍不是聯邦軍,而是外來侵略軍。

-撣族人民自此深深感到:撣邦成了緬甸本部的殖民地,撣族農民的土地被強行沒收,撣族被大緬族主義將軍們粗暴歧視,被強迫緬化、勞役、拆遷,因而撣民流離失所,最終流亡至同語同族的泰國。

-其他土族如孟族、克倫族、克倫尼族、克欽族、欽族、若開族等,也公開怒責大緬族主義將軍們欺壓他們,使眾土族有家難歸,有國難投,最後流浪到鄰國--泰國、中國、印度、孟加拉國。

撣民主聯盟秘書長賽萬賽曾向我傾訴:歷屆軍政府的獨裁統治與殘酷內戰,迫使我們撣族人民忍無可忍,因而進行各種合法與不合法的反抗:

-撣邦眾族民主聯盟SNLD(Shan Nationalities League for Democracy),團結撣邦眾民族,參加了1990年和平合法普選,在撣邦擊敗了緬甸軍政府黨派,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北撣邦軍SSA-N(Shan State Army-North),遵守軍政府的規定,進行各項合法的政治活動。

-南撣邦軍SSA-S(Shan State Army-South)與各股撣邦民族軍一起,積極武裝反抗非法的軍政府,

-有民族覺悟的撣邦市民與公務員,進行各種消極抵制活動。

聽了賽萬賽的一席話,作為華族的我,充分意識到:熱愛自由的撣族兄弟,他們寧願站著戰死,而不願跪著偷生。

然而,我也不得不仰天強烈感嘆: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順之者生,逆之者亡。

撣族領袖與人民,目前面對兩股世界主流的強大壓力:

1。獨立建國受困阻:

1945年聯合國成員只41國41席,到2002年激增至191國191席。

查1945年至1990年,新生國家主要是聯合國的去殖民化政策所帶來的。90年代初期,則因蘇聯、捷克、南斯拉夫三共產國家因不支而瓦解,誕生了19國19席。

但冷戰結束後不久,鼓動分裂的言行,又漸受抑制。而反分裂的勢力,卻日漸壯大。2000年至2006年,印尼的反分裂政策、帝汶的建國力量、聯合國的殖民地解放政策,一直在拉鋸、對決。最後帝汶新國家,才由印尼疾奔而出。

2。和平聯合地球村的總趨向:

看歐盟不懈東進,和平擴張為25國。再看東盟奮力擴大,拉得越南、寮國、柬蒲寨、緬甸等加盟。再看富裕的國際社會對最貧窮落後的一大群「失敗國家」,如索瑪利亞(Somalia)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等,不是佯作視而不見,就是唯恐避之不及而破財。所有明眼人都一目瞭然:經濟合作、政治整合、共存共榮的大趨勢,目前已在世界舞臺強勁抬頭。中國印度的和平崛起,使全球和平發展的趨勢如虎添翼,勢不可擋。

鑒於此,大家就不會奇怪環亞太地區的反政府運動,如斯里蘭卡的達米爾虎(Tamir Tiger)反政府軍與印尼的亞齊反政府軍,為何會由「獨立建國」,無可奈何地改調為 「爭取自治」或「聯邦制」。

眾所周知:一個新生國家,只有被聯合國確認為能保證執行國際法的一切義務,才有可能擠入國際社會。撣邦是泰國與中國之近鄰。撣邦與泰中兩國有長達數千公里的邊界。有關撣邦事務,中泰兩國一向認為是緬甸聯邦的內政,因而只找聯合國公認的緬甸軍政府共同解決。

所以,即使撣邦能擺脫緬甸軍政府的佔領, 但領土主權想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談何容易!?何況,中國針對臺灣借美日等外國勢力而大鬧獨立,在2005年3月14日公布了反分裂法。凡見到一個國家鬧分裂,中國一定非常警惕與小心翼翼。而泰國必須遵循東盟立場,視緬甸為政治獨立完整的盟國兄弟。

因此,在當今國際形勢下,新生國家獨立自主的難度,越來越大,與往昔不可同日而語。

撣族先驅新聞社(Shan Herald Agency for News)曾調查過:若條件許可,撣族人民絕大多數選擇獨立-- 遑論像目前緬軍非法佔領與殘酷鎮壓下。

我曾與撣族領袖探討過:人言「識時務者為俊傑」。目前不是「時不利兮騅不馳」嗎?撣族克倫族等我所認識的革命領導人無不苦笑:「形勢比人強!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積極爭取各邦各族平等的真正聯邦制」。

撣族先驅新聞社的2月7日社論說得好:戰鬥中的人民,其需求與價值觀,是會隨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而改變的。庫德人民(Kurdish people)最近參加了伊拉克聯邦。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民,印尼的亞齊族民,印度的那加(Naga)族民,也已降低了原本追求的獨立理想,配合現實國際趨勢而轉求和平合作。

因此,現在大多數撣族領袖與團體都一致認為:撣族人民也應立足當地,放眼世界,審時度勢自我調整。他們現在大力鼓吹:團結所有非緬族人民與緬族反對黨派,甚至可以與軍政府內的鴿派,熱愛正義、平等、民主、改革的所有官兵等攜手合作,大家求同存異,建立最廣泛的統一陣線,共同推翻非法的軍政府統治,建立各邦各族一律平等的真正聯邦制。

據我所知:孟族、克倫族、克倫尼族、克欽族、欽族、若開族等,也紛紛調整政策,現在眾口一聲地追求真正聯邦制。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