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問孫武,說晉國六卿,誰先滅亡?孫武回答:範氏、中行氏先滅亡,其次是智氏,再其次是韓、魏,最後只有趙氏來統一晉國。因為趙氏是「仁政」,「愛民」。一些書上也這麼說。但是,筆者對此有不同看法。範氏、中行氏、智氏的先滅均因過於強悍。特別是智氏。在《資治通鑒》第一篇裡,智瑤但分講一點兒策略,別太囂張。趙氏,趙襄子就被滅了。趙氏都倫不上戰國七雄。然後再拉一個,打一個,韓、魏都完蛋。智氏將統一晉國,完成它的「否定之否定」。隨後注定將是新一輪的春秋爭霸。智氏過於張揚力量,所以被滅。
戰國初期的魏也是如此「強匡天下,威震四鄰」。這是典型的「大陸國家」的特徵。往往過於強調力量。所以,它們鬥不過所謂的「海洋國家」。
不錯,趙氏的「仁政」、「愛民」也確實起了作用,還有「胡服騎射」的著名改革。但是,孫武的見解跟後來的事實還是有著很大不同。幾次重大的危機均圍繞著趙氏發生。「圍魏救趙」、「左師觸龍說趙太后」、「毛遂自薦」、「魏公子無忌竊符救趙」。長平之戰被秦武安君白起屠殺士兵四十五萬,趙人大震。要不是「韓、魏恐,使蘇代以厚幣說應侯」,七雄之中,趙氏注定首先被滅。都輪不著秦始皇打他。
司馬光等也是類似見解。確實「不仁」會滅亡。但是,說「保民而王」,在競爭時代,不首先集力強兵,就有隨時被消滅的危險。還有什麼資格保民,還有什麼資格仁政!20世紀50-60年代以來,正是強國競爭。必須集中力量。這有它的缺點。當時也確實是困難。但是不如此就抵禦不了外部緊迫的威脅。還談什麼仁政、愛民?
孫武是當之無愧的軍事家。只是他在政治方面,或許在戰爭的動力方面可能。。。。。。?我想弄清為什么孫武、孫臏生於齊,而齊非但不能創造秦國這樣的功業,還幾乎亡了一次國,又是在擁有龐大的實力的情況下舉手是投降?或許是地理,氣候的影響,民風偏軟?「孫子兵法」裡很多話都是至理名言。筆者也非常嘆服。但是,對於戰爭,對於一國的興衰,應該有著它沒有涉及的東西。筆者也在進一步思考。
既墨大夫聞之,見齊王曰:「齊地方四千里,帶甲數百萬。夫三晉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甄)(鄄)之間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人之眾,使收三晉之故地,既臨晉之關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師,使收楚故地,即武關可以入矣。如此,齊威可立,秦國可亡,豈特保其國家而已哉!」齊王不聽。(資治通鑒 卷第七 秦記二 始皇帝下)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孫武、孫臏生於齊。而齊王在自身實力未受損的情況下投降。後被餓死。跟這樣的話有什麼關係嗎?秦當時被成為虎狼之國,肯定不會滿足這種見解。
或許是稷下黃老之學過於注重內部控制,而忽視應對外部挑戰?
公元前286年,齊滅宋。諸侯不安。秦約韓、趙、魏、燕、攻齊。大敗齊軍。燕以樂毅為將,趁勢攻下齊都臨淄,攻佔70餘城。齊王逃到楚,為楚所殺。齊的地位從此一去不復返。是不是因此,齊才不救楚、韓、魏、趙、燕呢?也不想出兵幫助他們收復失地?這有點兒像「大陸國家」沒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天險,實力和士氣很容易遭受打擊而低落?甚至整個國家被佔領,被控制。而且彼此矛盾深刻。難以化解。很容易被像「海洋國家」利用。近代所謂「海洋國家」奉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就是說唯一的朋友就是錢。
「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孫子兵法」十一、九地篇)大致意思是「因此,不必爭著和別的諸侯國結交,也不必在別的諸侯國培植自己的權勢,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威力加之於敵,就能拔取其城邑,毀滅其國家。」或許是類似這些見解促使齊國眼看著其他幾國被滅而不聯合?
或許是秦國的遠交近攻策略太成功?軍威太盛?
或許。。。。。。
煮酒論史
- 關鍵字搜索:
- 孫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