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難,永遠沒在醒來的噩夢

有人說,上帝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如果這句話得到驗證了,那麼上帝是仁慈的。仁慈的上帝公平嗎?也許!?權貴面前他是公平的,在關閉了平坦的權升大門時,會為權貴打開另一扇安逸之窗;溫室的花朵面前他是公平的,在關閉了花朵兒的遮雨傘時,會為嬌嫩的花朵兒灑上溫暖陽光。世界在仁慈的上帝眼裡是多麼美好啊。可是,仁慈的上帝,您怎麼能在艱辛和哀號前閉上您仁慈的雙眼呢?您在為安逸的溫室們打開安樂的窗時,卻為困苦的礦工們敲開了地獄之門 --冰冷、黑暗、無望的地獄,門縫裡透著死亡的邀請。

  黑龍江12月的雪天,飄著黑色的雪花。一張張在礦難中從死神的手裡掙脫出來的礦工,漆著礦媒骯髒的臉上,沒有表情的雪花佛過憔悴乾枯的面容,神光盡失的雙眸裡看不到一絲希望。我不知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副局長梁嘉琨在當眾宣布消滅百人以上(注意,是百人以上哦)的煤礦事故時,表情是什麼樣的,心裏是否在想散會後晚宴的菜單?

 有一條新的2005年礦難不完全記錄,記錄了一連串沈重的數字(可惜被刪除了)。我是遲鈍的,從沒有做過仔細的查詢和整理,也沒有具體的礦難發生詳細記錄。不過,那些媒體對礦難的小心翼翼和此起彼伏礦難發生的不完全報導,騙不了人,那些失去靈動的生命逝世已成事實。門戶新聞網站上,每日的新聞列表,其中一排排不斷更新的礦難報導刺激著我敏感的神經。

  礦難可怕嗎?可怕!媒體失聰可惡嗎?可惡!可比礦難、死亡更可怕的是人們的麻木。在近幾年礦難信息持續不斷的「刺激」和 「轟炸」之後,公眾和輿論正面臨一個可怕的「心理疲勞期」。比如一年前的礦難死亡人數達到50就能令人萬分震驚了,往後一年後另一起礦難再發生,對於下一場礦難的死亡人數,人們的心理承受極值也許就上升到了100人。再過一年或許這個值碼就再上升到了150人。礦難本身固然可怕,然而更可怕的是一次次無休止的礦難竟然麻木了我們的神經。礦難發生了,檢討復檢討,反思復反思,一篇篇講話、一條條政策、一項項措施,似乎永遠也趕不上礦難發生的速度。

  我很慶幸自己是女兒身,更慶幸自己沒有生在礦區。真的,你可以笑話我的懦弱和膽怯,我是真的害怕。因為礦山深處,陽光無法照耀的角落,總是會有那麼一群人:那些死去的人,那些將死去的人,以及那些日日在死亡的陰影下為生計奔波的人。面對不可預測的死亡,他們無法說「不」!頻繁發生的礦難,正在一點一點地遲鈍著人們的視聽,一步一步地麻木人們的神經。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礦工們重複著不可預測的命運,礦難猶如永不間斷的哀樂縈繞不去。我們或許能夠用心去撥開瀰漫在礦山上空的煙霧,卻無法真正體會礦難在人們心中留下的無法忘卻的痛!

  爆炸、倒塌,驚駭在一瞬間還沒來得及出口,便已消失在濃煙滾滾。火花如此絢爛。那一場場無法忍受的痛楚,化作無休止的噩夢纏絡,劃著已沒有知覺的軀體向無底的黑洞中急速墜落、墜落……永遠沒有驚醒的那一刻。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