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日報》報導,安山窯址的使用時間非常長,跨越春秋中期一直到戰國中期的100多年。其開始時間也比2001年發掘的進化鎮前山窯址要更加早一些。該窯址擁有從春秋到戰國,從原始瓷到成熟瓷器的發展線索,專家推斷2000多年前,杭州就是中國的瓷器燒制中心,同時也是中國瓷器發源地之一。
目前,海內外陶瓷界認為,中國的瓷器成熟於東漢晚期,有1800多年的歷史。之前只能叫做釉陶器或原始瓷。考古人員表示將對龍窯的碎片進一步分析研究,如果此地的瓷器真的不亞於東漢瓷器,那麼中國成熟瓷器的誕生年代將會被重新認定。
安山窯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進化鎮大湯塢新村。龍窯遺址分安山東南坡與安山西坡兩處,在安山西坡,發現了兩座龍窯,其中一座疊壓在另一座上,兩座龍窯依山而建,在窯床上發掘出大量圓形小墊餅。
安山東南坡,分布著一處較大規模的龍窯,由火膛和窯床兩部分組成。在東南坡的這處窯址,發現了火膛左右兩側殘留有高0.2米至0.4米的保護窯頭的建築遺蹟。據介紹,在龍窯上建有護窯,這在同時期的窯址發掘中,尚屬首次發現。
據蕭山博物館館長施加農介紹,龍窯是中國傳統窯爐的一種形式。龍窯窯長在30至80米之間,形狀似長龍,故稱龍窯。戰國已普遍採用,東漢時有所改進,以後南方各瓷窯廣泛採用。
從龍窯中,考古人員找到了大量的陶器和原始瓷器的碎片。其中的印紋硬陶器都是罐、壇類的儲存器,而原始瓷則大多是碗、盤、盅、碟類的餐具。因窯溫較高,陶器能擊出金屬類的鏗鏘聲,故稱為「硬陶」,器身表面飾有十分精美的米篩紋、回紋和米字紋等紋飾。
施加農介紹,印紋硬陶是越文化的象徵,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特有的陶器品種。考古人員發掘出來的原始瓷碎片胎質細膩,釉色泛青、泛黃,其製作水平已經不亞於東漢晚期的成熟青瓷器。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戰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