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現在中國十大商用流行詞

隨著改革開放後經商大潮的湧來,衝擊著中國的每一角落,直到中國人的心靈深處,甚至連中國人靈魂的性質都在改變,一切都是隨「商」而轉、隨「錢」而轉。

新的商品化社會的逐步形成,自然會產生一些新的詞語,以反映商品社會的特點。但這些新詞彙數量極大,而且隨時都在創造,並不斷為人們用於日常生活中,商業活動中,商品生產中。今撿其社會生活中出出最多的十大詞語分述於下:

1.下海:形容商品社會到來如海潮,因此稱原來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轉入做生間稱作下海。把下海的人稱作弄潮兒。

2.大款、大腕:下海從商結果,部分人獲得成功,囊中飽滿,出手大方,人們稱為「大款」。對富有的女「企業家」稱「大腕」,但又通稱「大款」。

3.商機:在市場調查結果,有的地方從商空間很大,可能會獲得高額利潤,有的地方條件差一點,前者稱「商機好」,後者稱「商機差」,不少地方或行業從商條件極好,稱「商機無限」。

4.國際接軌:隨著中國商品化社會的到來,與國外貿易劇增,中國原有的社會主義計畫經濟體系已不適應於現在形勢,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經濟要求。而資本主義世界已有幾百年來不斷改進的一套與發展商品經濟有關的制度、規定、規格、交接方式、保證信用體系等。中國一是在國內發展商品經濟中必需不斷借鑒,在與國際貿易中要按他們一套方式進行,所以統稱與「國際接軌」。

5.集資、融資:在商業活動過程中,由於資金不足難以進行較大型的商務活動,遂把群眾中分散的資金通過給予較高利息或一定股份,而把資金集中起來以進行商務活動稱「集資」。

「融資」是將原進行不同企業活動或不同來源資金及生產資料折合的資金融合在一起,從而進行大型商務活動。

6.三角債:既是在商業活動中為了推銷產品,常是以賒賬方式先將商品賣出,等對方資金拿到手後再還債,而這一企業也是以這樣方式得到這批物資的,也欠了其他企業或單位的款項。如果我要還這債,則我必需得到欠我一方的資金才能去還,這樣稱之「三角債」,「三角債」的危機在於「骨牌效應」,一倒一大片。

7.優化組合:常用在國營企業改造。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市場競爭的需要,必須從企業體制、管理制度、生產方式等進行合理化改革,使之能提高效率,運轉靈活,提高產品質量,使在商品市場中佔一席之地,這就必須改變一些舊的生產方式。人員也要重新合理配置,稱「優化組合」。

8.個體戶:即是從事人體或一家為主進行商業活動的個人或企業稱「人體戶」。一般個體戶規模較小,從事簡單商務活動。

9.公關:既公共關係,用之於商業上,即在商務活動中進行聯繫,使對方瞭解我方商務活動情況,審察是否有合作空間,包括兜售生意,說服對方買我方商品。後者常以女性為主,稱之為「公關小姐」。

10.雙規:這是中共主要對可能有貪污行為的官員,強令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聽候上級或專案組人員查訊或審訊,稱之為「雙規」。為等候隨時查審,雙規官員一般不能隨意離開當地。

以上僅是中國商品社會後,最常見幾詞彙,其他如與政府對商品經濟政策有關的,如「宏觀調控」、「軟著陸」等也很重要。

從上可看到商品大潮,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也改變了人們交往中用的語言。

(看中國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