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11日,三巨頭丘吉爾(左)、羅斯福(中)和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結束後合影
1934年6月14日,希特勒(左)出訪義大利,與墨索里尼會面
20世紀最大的教訓是,領袖人物可以把我們引入兩條不同的道路,一條讓我們發泄人性中最卑劣的本能,一條讓我們實現人性中最崇高的理想。 ---羅伯特.A.帕斯特
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一個舞臺,讓各國的領袖和將領在這場人類前所未有的歷史浩劫面前顯現出了自己超強的智慧和能力。
丘吉爾、斯大林、羅斯福、朱可夫、艾森豪威爾、巴頓、蒙哥馬利、希特勒、墨索里尼、曼施泰因、古德裡安、隆美爾……這些在60年後依然讓人牢記的名字在這場戰爭中分別站在對立的兩面---一邊是通向勝利的王者霸業,一邊是背上萬世寇名的失敗之途。
1939年二戰爆發時,三巨頭中的丘吉爾已經65歲,到了退休領養老金的年齡,但戰爭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戰爭爆發第三天,丘吉爾出任海軍大臣,半年之後出任首相。與丘吉爾不同的是,二戰爆發之前羅斯福和斯大林就已經是本國威望極高的領袖,但如果不是二戰,羅斯福恐怕很難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斯大林也不會以「蘇聯各族人民的父親」被載入歷史。
為了擊敗軸心國,這三位一直「形同陌路」的領袖在戰時開始了他們偉大和緊密的合作。丘吉爾九晤羅斯福,兩訪莫斯科,三巨頭之間兩次聚會,他們相互間還保持了頻繁的通信聯繫,據統計,到1945年羅斯福去世,三位領導人之間的往來信件共達2050多份。
三巨頭的個人決斷和風格給這場大戰打上了他們濃厚的個人印記,無怪乎,丘吉爾在戰爭即將結束之際致電羅斯福,不無得意地將這場戰爭稱為「巨人之戰」。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全面爆發,以反蘇鬥士著稱的丘吉爾當晚發表廣播演說闡述新的對蘇政策,宣布「俄國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24日,羅斯福也宣布願意向蘇聯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
7月12日,英蘇締結《對德戰爭聯合協定》,英蘇反德聯盟建立。8月9日,丘吉爾和羅斯福在普拉森夏灣首度會晤,通過了著名的《大西洋憲章》,英美聯盟正式形成。隨後美國將蘇聯也納入和英國一樣的《租借法案》援助國之列,在三位領袖的合作下,三國反法西斯聯盟拉開了序幕。
1942年下半年至1943年春,儘管三巨頭尚未謀面,但已經統帥自己國家的軍隊開始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緊密合作。在北非、太平洋和蘇德戰場上,三國軍隊連續贏得三次大捷,共同實現了二戰走向勝利的大轉折。
1943年11月28日,三巨頭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了他們歷史性的首度會晤。在最後的《德黑蘭宣言》中,三巨頭一致表示,「我們懷著希望和決心來到這裡,我們作為事實上的朋友、精神上的朋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這裡分手」。
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成功後,三巨頭都敏銳地意識到,戰爭必將以盟國的勝利為結束。1945年2月,三巨頭再次匯聚在蘇聯雅爾塔市的利瓦基雅宮。整個會議期間,三巨頭共進行了12次會談,其中只有一次是討論軍事問題,其餘都是討論政治問題。
在會議結束的晚宴上,三人彼此之間都對對方給予極高評價。斯大林稱讚丘吉爾是「一百年來才出現的一個人物」,「世界上所有首相中最勇敢的應首推他,他體現了政治經驗與軍事領導相結合的典範」。丘吉爾則表示,「當我發現自己處在和這位偉大人物(斯大林)的友好和親密的關係之中時,我就有更大的勇氣和希望來奔走於這個世界」。
兩人都對羅斯福表示了極大的感謝,丘吉爾稱:「如果在我們親身經歷過的危難時刻,他沒有下決心援助英國和歐洲,那麼人類就會陷入可怕的境地,人類的整個前途都將沉淪於屈辱和災難之中。」斯大林則由衷地表示,羅斯福是「導致全世界動員起來反對希特勒的種種手段主要鍛造者」。
梟雄
希特勒:非典型霸權野心
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生於奧地利一個日耳曼血統家庭。
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敗降後,希特勒決心投身政治。但在1923年那場有名的「啤酒館暴動」之後,希特勒卻被送進了監獄。在獄中,希特勒完成了《我的奮鬥》一書。他認為,優越於其他一切種族之上的日耳曼民族將凌駕於其他一切民族之上。
1929年至1933年那場世界性蕭條的惡性影響,以及一戰戰後安排的內在失衡終於使希特勒進入了權力的中心。1933年,希特勒上臺,開始為建立一個全歐性的種族軍事帝國做準備,歐洲至此確定無疑地走向了災難。
希特勒不像查理五世或拿破崙一世那些歐洲傳統的「征服者」,他是一個「非典型的」霸權主義者。他發動的爭霸世界戰爭,不僅要為日耳曼民族爭取「生存空間」,而且還要清洗這些「空間」裡的猶太人、波蘭人和其他「劣等民族」。1942年,德國在戰爭中逐漸處於不利局面後,種族滅絕成了納粹狂熱追求的首要目標,其非人道性在歐洲歷史上絕無僅有。可以說,希特勒的出現是歐洲歷史上的悲哀,也是人類歷史上的悲哀。
墨索里尼:愷撒舊夢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作為戰勝國的義大利並沒有得到它想要的東西。義大利的壟斷資產階級對英法極度不滿。於是,墨索里尼這個當過流浪漢、辦過報紙、並曾在戰火中多次受傷的極端分子,決心糾集力量,重溫羅馬帝國的舊夢。
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蘭召集150人,宣佈成立「戰鬥的法西斯黨」。就這樣,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正常出籠了,墨索里尼成了法西斯的鼻祖。
1922年,墨索里尼糾集4萬名身著黑衫的法西斯黨黨徒進軍羅馬,靠著恫嚇、威脅、暴力等手段輕鬆地奪取了義大利的政權。1922年11月1日,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政權建立,39歲的墨索里尼任首相兼內政、外交大臣。
墨索里尼上臺後,幻想著能像愷撒那樣,為擴充義大利的疆土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然而,畢竟與古羅馬帝國不同,二戰期間,墨索尼的法西斯政府遭受了可恥的失敗。1943年7月25日,義大利國王伊曼紐爾三世召見墨索里尼,宣布撤銷他的全部職務。
兩天後,墨索里尼被拘於蓬察島。至此,一代暴君的愷撒舊夢破滅。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二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