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稱宇宙中並不存在所謂「黑洞」

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北京時間4月3日)消息,美國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Lawrence Livermore)國家實驗室物理學家喬治-卓別林(George Chapline)表示,宇宙中並不存在著所謂的「黑洞」,並認為人們通常所指的黑洞神秘物質實際上是「黑能(dark-energy)星體」。

長期以來,黑洞已經成為了科幻小說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不少人認為,天文學家可以通過間接方式來觀察到黑洞的存在,而巨型恆星死亡後就會形成黑洞。但卓另林認為,恆星死亡只會形成「黑能」物質。過去數年中,天文學家對銀河系的觀察表明,宇宙的70%左右是一種奇怪的「黑能」所組成,正是它們在加速著宇宙的膨脹。卓別林說:「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宇宙中並不存在著黑洞。」

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最為著名的預言之一。廣義相對論解釋了受巨型恆星重力影響,會導致時空結構產生扭曲的現象。該理論認為,當某顆恆星死亡後,會受自己的重力影響而縮成一個點。但卓別林卻認為,愛因斯坦本人也不相信黑洞的存在。卓別林說:「不幸的是,他也無法說出準確的原因。」而解決該問題的根源就在於20世紀物理學的另一項革命性理論:量子力學。

廣義相對論認為,並不存在使任何一處時鐘速度都相同的「宇宙時間」,相反,不同地方的重力不同,所導致的時鐘速度也各不相同。但量子力學主要是描述細微空間中的物理現象,因而它只有在「宇宙時間」的前提下才會體現其理論價值,否則就沒有任何意義。卓別林認為,問題解決的焦點就在於黑洞邊界(event horizon)。對一個非常遙遠的觀察者來說,我們這兒的時間看起來會處於停止狀態。同理,如果一艘飛船落入了某個黑洞之後,對遙遠的觀察者來說,飛船似乎被永遠陷在了黑洞邊界上,但飛船中的宇航員們卻能感覺到自己在繼續下降。卓別林說:「廣義相對論預示,黑洞邊界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1975 年期間,量子力學專家們表示,黑洞邊界確實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遵守量子法則的物質對輕微干擾變得極為敏感。卓別林說:「這個發現很快就被大家忘記了,因為它不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言。然而今天看來,它卻是完全正確的發現。」他認為,這種奇怪的活動正是時空「量子階段轉變」的證據。卓別林認為,死亡後的恆星並不會簡單地形成一個黑洞,而是在該時空內部,它卻充斥著黑能,並具備重力影響。

卓別林稱,在某顆黑能星的「表面」,它看起來很像一個黑洞,並能製造強大的重力牽引。然而在它的內部,黑能的「負」重力又有可能將物質重新彈出來。如果某顆黑能星體積很大,任何反彈出來的電子轉變成了正電子,然後會在高能輻射中消滅其它電子。卓別林表示,這種情況可以解釋我們觀察到的銀河系中心輻射現象。而此前對於這種現象,天文學家們認為是銀河系中存在著一個巨大黑洞的證據。

卓別林還認為,宇宙中還有可能充滿了大量「原始」類黑能星,這類星體並不是由恆星死亡而形成,而是由於時空自身的波動起伏所導致。而這種星體有可能就是人們通常據說的暗物質:它們與普通物質一樣具有引力,只是無法被觀察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