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日比較中日三軍:如一對一,可擊敗中國軍隊

 2005-04-03 03:3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如果從現實角度預測「第二次日中戰爭」,就不能不考慮美國的因素,不過,假設日中兩國進行 「一對一」的作戰,那麼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現在就讓我們比較和分析一下兩國軍隊的主要戰鬥力。

文章稱,日本航空自衛隊擁有大約360架戰鬥機,而中國空軍和海軍的戰鬥機擁有量約為3600架,從數量上看是日本的10倍。

日本航空自衛隊擁有大約200架F-15和100F-4戰鬥機、30架F02最新型戰鬥機和大約30架F-1戰鬥機。

中國空軍擁有的戰鬥機大部分為原蘇聯開發的老式米格-19和米格-21改良型機種。但是,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引進了俄羅斯生產的先進戰鬥機蘇-27。而且,中國計畫將裝備大約250架這種戰鬥機,另外,報導說中國還將購進15架具有對地攻擊能力的蘇-30戰鬥機。如果實現這一目標的話,那麼中國擁有的新式戰鬥機將與自衛隊戰鬥機的總數相差無幾,這可能動搖日本航空自衛隊的空中優勢。

F-15和蘇-27不僅在性能上勢均力敵,而且機體形狀也很相似,因此難說誰好誰壞。但是,戰鬥機的優越性不能僅憑硬體來做出判斷。

文章指出,能否發揮戰鬥機應有的性能,關鍵在於日常的訓練,其標誌是飛行時間。航空自衛隊的戰鬥機駕駛員每年至少要飛行150個小時。而據推測,中國空軍駕駛員每年的飛行時間平均為25個小時,即合是蘇-27部隊,每年的飛行時間最多也只有大約100個小時。而且,中國空軍還面臨著長期缺少零部件這一致命問題。正因為如此,中國有很多「不能飛的飛機」。日本F-15戰鬥機的飛行率在世界是最高的,保持在90%左右,而中國的蘇-27戰鬥機的飛行率為60% 左右。

而日本航空自衛隊正在著手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建設,如今後將把現役F-15戰鬥機作為第一線機種使用,換裝火控雷達,引進聯合電子戰系統以提高戰鬥能力等。為配合裝備現代化,航空自衛隊除購進美軍最強的中程空對空導彈「AIM-120」之外,同時還在全力以赴開發新式短程空空導彈以確保航空優勢。

繼引進空中預警管制系統之後,航空自衛隊又引進了空中加油機。因此,日本戰鬥機在進攻方面佔有一定優勢。

在海軍方面,日本海上自助衛隊擁有142艘艦艇,大約4.5萬兵力,中國海軍擁有770艘艦艇,大約22萬兵力。但是,中國海軍的水上艦艇幾乎都是老式艦艇,不是海上自衛隊高科技艦艇的對手。因此,中國海軍正在加快裝備現代化的步伐,如從俄羅斯購買「現代」級驅逐艦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海軍潛艇的戰鬥力。

目前,中國海軍擁有65艘潛艇,其中6艘為核潛艇。另外,還將從俄羅斯購買8艘「基洛」級潛艇,這樣一來,中國海軍就將擁有12艘「基洛」級潛艇。

與中國潛艇對峙的海上自衛隊擁有16艘潛艇。從數量上看雖然佔劣勢,但潛艇的潛伏性能、搭載電子設備和武器的性能,以及潛艇人員的技術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因此,如果發生潛艇戰,中國潛艇恐怕很快就會被海上自衛隊抓住,而且海上自衛隊可以通過有線制導的高性能魚雷將其擊沉。此外,海上自衛隊還可以利用潛艇和護衛艦形成反潛網,將中國潛艇困在大陸架海域,由海上自衛隊擁有的80架「世界最強的反潛機」P-3C進行攻擊。

而中國海軍的反潛能力較弱,因而很難捕捉到日本潛艇並將其擊沉。對於中國海軍而言,海上自衛隊恐怕將依然保持優勢地位。

在陸軍方面,日本陸上自衛隊擁有1070輛坦克,15萬兵力;而中國陸軍擁有兵力170萬人,坦克8300輛,這一規模是陸上自衛隊無法相比的。

然而,雖然中國陸軍很強大,也幾乎不可能突破日本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的防禦網,強行向日本本土展開登陸戰。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設想的陸上作戰情景是:空降部隊等小規模精銳部隊在沖繩周邊的島嶼登陸。而日中兩國存在爭議的尖閣群島(釣魚島)是最具戰爭危險的。

屆時,自衛隊恐怕首先會依靠那霸第83航空部隊的F-4戰鬥機進行地面攻擊,然後從佐世保基地迅速派遣護衛艦封鎖周邊海域,使敵人登陸部隊陷入孤立。

隨後,陸上自衛隊會派出西部方面步兵部隊(長崎),這支部隊是專門針對島嶼作戰而新組建的突擊部隊。該部隊以3個步兵中隊為核心,每個中隊各配備1個能夠進行牿作戰的精銳突擊小隊,由於裝了直升機,可以對敵人的進攻做出迅速反應。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