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3.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5%。
李德水委員在政協經濟界聯組討論會上坦承,在中國目前的分級核算體制下,數據出現一定差距不可避免。但各省區市GDP增速匯總值明顯高於國家統計局最後公布的GDP增速,而且差距這麼大,確實不正常。
李德水強調:「國家統計局發布的GDP數據是按照國際通行辦法獨立核算的,絕非是將各地上報數字進行簡單相加後『再砍一刀』得到的。」他介紹,一些基礎數據是由國家統計局直屬的3支調查隊用抽樣調查方法直接獲得的,從數據採集和核算制度上都不太容易受到地方的干擾。
據介紹,從多年數字看,中國的地區GDP數據與國家數據間一直存在差距。特別是經濟發展較快時,差距更大。去年GDP統計增速差距這麼大是多方面不合理因素造成的:
地方各級人大年初通過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往往自上而下「層層加碼」。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些地方就會出現統計數據自下而上「層層加水」的現象。
核算工作不規範。例如,由工農業總產值換算成增加值時,一些地方在增加值率的選取上存在不規範和隨意性的情況,往往就高不就低。
資料來源不同。如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非國有工業企業,一些地區還沿用全面報表數據進行核算,水分比較大。
近年來,一些跨地區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迅速發展,而總公司和分公司的經營活動在地區統計中存在著重複統計的現象,在地區GDP核算中未予剔除。
一些地方過於看重經濟增長指標,常以此作為評價考核主要領導幹部的重要標準之一,甚至還搞「末位淘汰」。「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在某些基層是客觀存在的。
李德水說,多年數據顯示,各省區市匯總的GDP增速高於全國核算數2個百分點左右,而省內各地市的數據又高於省級核算數2個百分點左右,各縣級數據又高於市級核算數2個百分點左右。在這個問題上,省地兩級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面臨著同樣的苦惱。
「國家統計局核算的GDP數據比較接近實際,能夠反映中國國民經濟運行的總體水平和發展趨勢。對此,國際組織和知名專家都給予充分肯定。」
李德水指出,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要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幹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使那些脫離實際、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的行為受到有效約束。(完)
- 關鍵字搜索:
- 兩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