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凌鋒金鐘陳破空評共產黨

 2005-01-17 19: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月十六日下午,全僑盟紐約支盟、告別中共、北京之春、公民議政、新唐人電視臺、大紀元時報、希望之聲等團體在法拉盛華僑文化中心舉辦紐約第四場「評共產黨」研討會。就前三場研討會的還未涉及的幾個主題,本次研討會的三位特約發言人---政論家凌鋒先生,香港《開放》雜誌主編金鐘先生和政論家、經濟學家陳破空先生作了專題論述。會議自由發言部分也異常熱烈精彩。儘管紐約當天天氣嚴寒,但紐約民眾熱情不減踴躍前往。

政論家凌鋒發言討論的是「中共的統戰」。凌鋒以他自己幾十年的親身經歷揭示了中共實施所謂統一戰線,這個它們奪權和維持權力的第一大法寶的實質和所用的伎倆。他指出,中共在海外統戰的目的已從過去的輸出革命轉變到現在的從全球化趨勢中賺取金錢以維持其在國內的統治,但採取的手段一直還是兩個:威脅和利誘。通過投資和市場等利誘手段,中共已把海外一些原先反共的媒體變成它的幫閑;甚至國外的政要,如聯合國秘書長等,在訪問中國時被利誘後也轉為它的支持者,對中國大陸的惡劣人權狀況變得不聞不問。對於堅決抵制其利誘者,中國則採取斷絕往來的手腕來影響他們在中國的利益和發展。目前在香港的前幾位富翁都是親共人士,這點足以說明中共統戰的結果。

對如何防範中共統戰,凌鋒承認由於常人貪慾的本性這點做起來很困難。所以反擊中共統戰首先要做的是宣傳做人的正氣,復甦那些已失去或正在失去良知人士的心靈,就像大紀元社論「九評共產黨」所做的那樣。同時,海外人士要加強團結,不讓共產黨分化離間。

香港《開放》雜誌主編金鐘所談的題目是「中共的暴力統治」。金鐘從歷史的角度回顧了中共建立大陸統治55年以來的殺人記錄,指出在中共統治下非正常死亡人數的下限為四千萬之多。作為比較,金鐘引用了其他幾個數字說明題:八年抗戰中中國軍民的總傷亡數為2000萬,而死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前蘇聯倒臺後,克格勃公布的73年蘇聯時期處決的人數為350萬;臺灣解禁開放後統計,從50年至92年,連同2.28事件中被國民黨所殺的總人數不過2,400多人。這些數據表明,無論從任何方面講中共都是歷史上的「殺人冠軍」。

政論家,經濟學家陳破空的發言題目為「中共篡改歷史」。中國人歷來尊重歷史,中國歷史過去一直是一脈相承的;推翻前一朝代的統治者一般都對前朝歷史作客觀記錄。而中共當權後,它們不僅心胸狹隘地彎曲有關過去敵人的歷史,還把自己黨內權力鬥爭的歷史寫成得勝者想要的那樣,搞得它們自己都認為近代歷史變成一筆糊塗帳。如歷史上的「皖南事變」中就是毛借國民黨之手消滅周恩來的嫡系部隊。周當時寫下「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一詩表達對毛的不滿,卻在後來解釋成針對國民黨。在中共治下的中國,歷史學研究已成了共產黨欺騙人民的工具。

陳破空提出,中國近代歷史悲劇是三重遞進的。第一重是中共自己在黨內,軍內的大清洗為以後暴虐的基礎;第二重是蘇共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停止大規模的清洗運動,而中共則反其道而行,發動文革等運動;第三重是蘇聯,東歐共產主義解體之際,中共則用坦克碾碎中國人的民主夢想。通過這三重遞進,在中國的高壓是空前絕後的,也是我們這個民族巨大的悲劇性宿命。結束這段製造悲劇歷史的時刻應該要到來。

在研討會自由發言時間,從上海移民紐約的吉它教育家何震東先生揭露前一時期紐約中國城市面熱炒的上海房地產實情。他把《世界日報》上的上海房地產廣告和中國公、檢、法內部刊物的實際情況報導作對比,警告紐約市民不要成為中共流氓經濟的受害者。

另一位蔡先生以來美後的經歷揭露中共和海灣黑社會的關係;一些黑社會頭目出示的材料和照片表明,中共政法委羅乾等頭目一直和他們黑社會有密切往來,中共其實是黑社會中的龍頭老大,強盜中的強盜。他認為,如果大家都勇於站出來揭露中共的邪惡勾當,它們就無從找具體目標報復,也將走向滅亡。從事醫學研究的王女士用近年來精神健康方面工作披露中共用精神病院迫害異議人士,宗教人士和法輪功學員的驚天黑幕。

另外,很多與會聽眾用他們的個人經歷談了對共產黨的認識,達成這樣一個共識:清除共產黨這個邪惡勢力首先要清楚它對自己或隱或現的各種精神控制,讓所有中國人擺脫它成為精神自由,直至一切自由的民族。(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